国内动态 中国首部AI辅助写作的学术专著亮相伦敦书展 3月12日,中图科信数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施普林格·自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伦敦书展中国联合展台共同发布了“智笔计划”首部著作——基于国产大语言模型Luffa AI生成的开放获取学术专著AI for Rock Dynamics。三方通过明确分工,首次实现国产大模型从内容生成到全球发行的完整链路。 13家科研单位联合发布《科研诚信倡议书》 3月13日,《科研诚信倡议书》正式发布。《倡议书》以“做科研诚信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为主题,聚焦科研中的关键环节,围绕“保障数据真实可靠”“尊重学术知识产权”“遵守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在科研服务中保持客观公正”“建立科研诚信自查机制”“加强诚信宣传和培训”六个方面,呼吁全体科研服务和支撑机构以敬畏之心守护科学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科研诚信。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2025年期刊分区表官方正式发布 2025年期刊分区表包括SCIE、SSCI、A&HCI、ESCI和OAJ,共设置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21个大类。分区结果公布后,一些传统国际知名期刊意外降至二区。与此同时,一些原本被科研人员视为名刊拒稿后备选的本土期刊,在本次调整中反超其“上位”期刊,进入高分区行列,导致投稿倒挂现象出现。 大辞海+大模型 “辞文智能知识审校系统”发布 上海辞书出版社与百度、鲸汤(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月25日在沪发布最新产品“辞文智能知识审校系统”。该产品作为国内首个融合权威工具书资源的智能审校解决方案,是基于《大辞海》权威知识库与百度文心大模型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中关村论坛开放科学国际论坛举办 中关村论坛开放科学国际论坛于3月28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论坛以"开放共享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为主题,由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此次论坛深入研讨了全球开放科学治理关键问题,就大科研设施、数据基础平台、科学出版物等开放共享机制、政策和环境展开充分交流,明确了其在促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等全球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国际动态 出版巨头收编学术侦探, 论文打假或迎来变革时刻 今年1月,打假斗士名尼克·怀斯(Nick Wise)被出版巨头Taylor& Francis 全职招募,担任该集团的研究诚信经理一职,负责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他的工作包括审查编辑和作者之间的通信、审稿报告等内部资料,以识别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他仍与其他学术侦探保持联系,关注新的调查和研究不端趋势。这是首次有出版商正式雇佣他们专职进行学术打假工作,标志着出版行业可能迎来一次巨大的变革。 bioRxiv 和 medRxiv 预印本服务器将由非营利组织运营 3 月 11 日,由冷泉港实验室(CSHL)孵化的全球两大免费生物医学预印本平台 bioRxiv和 medRxiv宣布进行组织架构变革,将转由一个新成立的非营利机构 openRxiv 独立运营。 独立运营将有助于改善平台的技术能力和用户界面、探索 AI 应用,也便于开展筹款和营销。此次转型获得了陈·扎克伯格倡议(CZI)基金会的 1600 万美元启动资金支持。openRxiv 将设立科学顾问委员会和管理董事会,还计划引入专职首席执行官强化战略运营,将此前 300 万美元的年预算扩展至更可持续的融资模式。 CSHL 出版社执行董事兼两个平台的联合创始人约翰·英格利斯(John Inglis)希望增加所有以预印本形式首次出现的论文比例,延续 2019 年提出的Plan U愿景,即呼吁资助者推出措施积极支持预印本发展;增加全球南方(发展中地区)学者的预印本提交量,继续扩大对预印本进行前置评审的试验,并计划为其他科学主题增设新的预印本平台。 Nature Communications宣布正式试行合作审稿 为了帮助在读博士、博士后以及其他年轻科研工作者更好地融入期刊的同行评审,也为了确保他们的贡献得到应有的认可,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宣布正式试行合作审稿(co-review scheme)。也就是当任何科研工作者收到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审稿邀请时,可自行推荐一位年轻科研工作者与他们共同审稿。审稿记录也会保留在其系统内,可以通过ORCID或其他途径认可您的共同审稿记录。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会根据当天发生的新闻向人工智能平台提问、并由人工智能技术根据问题生成文章。这份人工智能报纸尚处于试验阶段。 Nature报道:学术期刊尝试付费评审 Nature杂志报道了两家学术期刊通过支付评审人约250美元报酬来加快评审速度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付费评审不仅提升了接受邀请的比例,还加快了评审速度,且评审质量并无明显下降。《Critical Care Medicine》期刊在6个月的实验中,给715名研究人员中的一半提供了250美元的评审报酬,发现付费评审能提前1天出结果,且评审质量与无偿评审相当。《Biology Open》期刊也进行了类似实验,付费评审报告平均周转时间显著缩短至4.6个工作日。 来源:“哲社预印本”微信公众号 2025年4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