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PSSXiv,简称“哲社预印本”)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具体承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简称“学术世界”)的子平台,是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首家全学科覆盖的预印本平台。 “哲社预印本”是一个快速发布研究成果的园地,连接作者、读者、期刊的纽带。 1.平台宗旨: 学者共创,快速发布,开放共享,高效传播。 2.服务对象: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成员,包括作者、读者、期刊、学术机构、相关实践部门等。 3.服务内容: 成果审核、预印发布、首发存证、开放评阅、在线交流、荐稿选稿、复印转载、全媒体传播等。 4.主要特色: 全流程、全链条学术交流与传播 机器智能检测+人工审核 基于区块链、科创链技术的可信存证、存取 平台、期刊、作者三方有效协同和衔接 全方位满足作者、读者、期刊、机构等多角色的使用需求 5.平台流程: |
对科学研究的价值
促进研究成果快速发布,加快学术传播 促进学术文献免费获取,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科研人员交流互动,推动知识共创 促进学术评价客观全面,助力学人提升 促进科研生态良性发展,赋能知识创新 对作者的价值首发确权:及时快速发布研究成果,保障优秀科研成果首发权 完善手稿:快速获得同行评议意见,帮助进一步修改完善成果 提升影响:加快研究成果开放传播,提升成果和作者的影响力 促进交流:融入新型学术交流社区,促进研究成果共享与合作 助力发表:预印本与期刊直接对接,加速学术论文的发表传播 成果完整:持续更新成果迭代版本,永久保存成果定稿全过程 对读者的价值快速获取:免费获取最新学术成果,提高科学研究广度和深度 赋能创新:提供大量学习研究资料,助力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 融入社群:第一时间了解科研进展,捕捉动态并参与开放评议 拓展信源:获取前沿原创重要信息,培育素养并激发创新灵感 对期刊的价值相互促进:优秀成果推荐期刊发表,与期刊衔接融通协同发展 扩大影响:加快成果传播增加引用,提升论文和期刊的影响力 增加稿源:融入并拓展期刊稿源池,有利于遴选所需优秀稿件 辅助评价:预印本平台下载与评论,可辅助判断意向论文质量 技术支持:编辑出版软件技术服务,助力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
期刊加入“哲社预印本”流程 期刊加入“哲社预印本”简易流程图: 一、签署“合作共建备忘录” 平台方将“合作共建哲社预印本邀约函”和“合作共建备忘录”的PDF文本或纸本(2份)给到期刊, 期刊方收到备忘录并签字盖章后将纸本(1份)寄回,或扫描并生成PDF文本发送至“哲社预印本”邮箱。 纸质备忘录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1311总编室 (电话:010-62516972、62515820) PDF版发送至邮箱:yuyin@ruc.edu.cn 《备忘录》文本获取方式:登录哲社预印本平台https://zsyyb.cn首页,在期刊“合作共建”区域右侧点击“期刊合作共建”文本下载,或电话、邮箱联系。 二、注意“作品版权协议”及“版权声明”事项 期刊方签署“合作共建备忘录”后,应完善与作者签署的“作品版权协议”及期刊“版权声明”(见“合作共建备忘录”第三、四条), 同时,期刊方需在自家刊物或官方网站刊登与“哲社预印本”共建说明(内容参考“合作共建备忘录”附件)。 三、注册与使用 1.注册 通过手机号进行注册。注册并登录平台后,到“个人中心”—“我的个人信息”,选择“合作期刊管理人员”并在“申请理由栏”填写期刊名称,点“保存”后,待平台审核。 平台审核通过后(审核通过信息将发至期刊用户的邮箱),即可进入“期刊管理”界面进行操作。 “期刊管理人员”再次登录时,可以点击右上角“期刊编辑工作站”直接进入“期刊管理”界面进行相关操作(每本期刊可以注册3名期刊管理人员,为保证期刊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请勿随意透露期刊管理人员账号、密码等信息)。 2.平台的使用与操作 (1)操作流程 通过已注册账号登录“哲社预印本”平台,点击“期刊编辑工作站”进入期刊管理界面开展相关工作,包括: 补充完善期刊基本信息,上传期刊封面; 将已出版或拟录用但尚未出版的论文通过“单篇提交”“批量提交”“数据包提交”等方式上传至平台; 在“期刊可选论文”列表中,对意向性稿件通过点击“选定稿件”向作者发出约稿通知等。 期刊用户操作流程如下: (2)期刊约稿流程 “哲社预印本”实现了与期刊、作者的有效协同和衔接。期刊与平台签订合作共建备忘录后,即表示可以接受作者通过“哲社预印本”投稿或平台推荐论文。作者可以将已发布的预印本论文一键转投至平台的合作期刊;期刊可以将已录用但尚未正式刊发的论文上传至“哲社预印本”发布,以增加引用;期刊管理员不仅可以对有意向的预印本论文发起约稿,与作者直接交流,还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上的专家资源,开展论文评阅,提升期刊的审稿效率和质量。 期刊可以在平台建立属于自己的期刊管理模块,管理1本或多本期刊。 期刊约稿流程如下: 3.期刊管理模块 详细记录期刊用户在“哲社预印本”的相关操作。 四、问题解答 (一)如何将多篇文章“批量提交”? 进入期刊管理工作站,点击“批量提交”——“下载Excel模板” 步骤1:将论文信息按Excel模板格式填写完整——上传填写好的Excel表; 步骤2:将与Excel表对应的论文文件添加至“论文批量上传”列表框,并点击“开始上传”,等待文章上传完成。 步骤1和2都完成以后,点击最下方的“保存”或“上传”按钮,完成操作。 填写Excel表注意事项: 1.填写Excel表时,“上传文件名”与论文文件名必须完全一致;如果是pdf格式,上传文件名是“论文文件名.pdf”;如果是word格式,上传文件名是“论文文件名.doc”或“论文文件名.docx”。 2.注意不要出现多余的空格。 3.Excel模版中红色字段为必填项,如果缺失,有可能导致上传不成功。 (二)已在期刊出版的论文可以再投稿到平台吗? 可以,能够扩大论文的影响和引用。 (三)平台发布与期刊出版构成重复性发表吗? 鼓励作者在预印本平台发布的成果再投学术期刊正式刊发, 二者不构成重复发表。 (四)作者在平台“一键转投”,可选择多种期刊吗? 不能。平台不提倡一稿多投,作者每次只能选择一种意向期刊投稿。如果10个工作日未收到期刊是否采用稿件的信息,作者方可以另投他刊。 (五)期刊如何联系意向投稿作者? 期刊可通过平台“期刊管理”-“已投本刊论文”,选择“同意”或“拒绝”,相关信息将发至作者邮箱;期刊也可通过邮箱直接联系作者。 (六)辑刊(以书代刊)可以加入平台吗? 可以,加入方式同期刊。 (七)同一种期刊可以注册多名“合作期刊管理员”吗? 一本合作期刊最多可以注册3名管理员。 (八)如何撤销已提交的稿件? 已提交的稿件无论尚处在审核状态还是已在平台发布,均需要联系平台管理员才能撤销。 (九)稿件审核被拒如何处理? 认真检查稿件政治导向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存在严重的重复性研究或抄袭、剽窃等问题。之后再次提交,等待审核。 (十)如何反馈意见? 对完善平台功能与服务的建议、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户可以通过平台首页“问题反馈”告知,也可以通过邮件反馈,联系邮箱:yuyin@ruc.edu.cn。 |
|
(一)期刊如何使用“哲社预印本” 1.平台合作期刊 (1)基本流程 合作期刊平台使用流程图 (2)基本功能模块 “哲社预印本”期刊基本功能图 建议打造友好型期刊,如果期刊约稿了作者的文章、或者已同意作者投稿的文章,但最终未能通过期刊审稿流程、不能被采用,请在“已选论文”列表中点击“退稿”,以便作者能够另投他刊。 (3)基本功能介绍 ①向平台提交期刊拟录用或已正式出版的论文。 拟录用论文:点击“单篇提交”,将拟录用论文逐篇提交; 正式出版论文:点击“数据包”提交,将整期PDF提交到平台。技术上已同步对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线上选编系统,可直接进入选编流程。 ②选稿约稿。 查阅“期刊可选论文”列表,发现优秀论文和潜在作者,向作者发送约稿信息。为了帮助合作期刊提升选稿效率,平台审稿编辑对质量较高的稿件会给出“平台推荐”标识,供期刊选稿参考。 查阅“已投本刊论文”列表,筛选作者主动投向本刊的论文,择优录用。 ③通过平台开展主题征文、会议征文等活动,扩大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 ④转载推荐:平台即将实现优质论文推荐功能,期刊可通过平台将优质论文直接推荐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线上选编系统,供复印报刊资料择优全文转载。 2.非合作期刊 (1)基本流程 非合作期刊平台使用流程图 (2)基本功能介绍 ①上传期刊电子版 上传整本期刊的PDF格式文件,文件名称:《####》##年##期(注意:不缺期、不缺文)。 ②管理电子期刊 对期刊上传的历史数据进行查看和管理。例如:查看已上传、已被接收、待接收数据包情况等。 对于误操作或需要更改的、尚未被平台接收的数据包,可以撤回、重新上传; 对于已被接收的数据包,如果需要撤回,请联系平台管理员(010-62515932/62511414)。 ③维护期刊信息 维护管理所绑定的期刊信息,及时更新。 (二)作者如何使用“哲社预印本” 1.基本流程 作者平台使用流程图 2.基本功能模块 “哲社预印本”作者基本功能图 3.基本功能介绍 (1)研究成果提交(研究成果形式可以是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数据、案例、教案等) 点击平台首页“论文提交”,按步骤上传研究成果手稿,平台一般在3-7个工作日审核、发布。 (2)稿件修改、版本更新 “哲社预印本”支持作者持续完善稿件内容,迭代更新稿件版本。平台完整记录版本的迭代更新,永久保存成果定稿全过程。 作者在“个人中心”—“已发布稿件”中找到需要更新的稿件,点击“查看”“修改”“更新”按钮进行相应操作: 稿件修改:点击“修改”,只可修改稿件的DOI,以及学科分类,不会形成新的稿件版本。 版本更新:点击“更新”,可以对稿件信息、正文内容等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再次提交后将形成稿件新的版本——V2版本,多次修改则以此类推,形成多个版本。 (3)投稿期刊 作者投稿给期刊有2种方式,一是在“论文提交”环节,在“意向投稿期刊”栏,选择或输入平台合作期刊名称;二是在“个人中心”—“已发布稿件”中,点击“投稿期刊”。期刊如果在15日内未响应,作者可另投他刊。 (4)投稿征文 为构建平台和作者、期刊之间“多对多”的知识生产共创关系,促进作者、期刊间的学术共创,加快研究成果传播,平台与期刊开展了广泛的主题征文活动。作者可直接通过“平台智声|xxx”征文活动页面投稿征文;也可在“个人中心”—“已发布稿件”中的“投稿”列项下,选择“转投征文”进行投稿。 (5)成果评议 开放评议:无需邀请。所有用户登录平台后,均可对自己感兴趣的论文点击“我要评论”进行评议。作者在“个人中心”—“读者评论”中可查看与自己成果相关的评论信息。 专家评阅:需要作者发出申请。凡未在期刊正式出版过的成果,作者可以申请专家评阅,平台审核通过后将通过邮件向专家发出邀请。作者在“个人中心”—“专家评阅”中可查看专家评阅内容。 |
1.作者投稿给期刊,如何收到期刊的反馈? 期刊的反馈信息(“同意”或“拒稿”)会发至作者的邮箱。如果收到期刊“同意”的信息,建议作者及时线下联系期刊做进一步沟通交流;如果稿件被“拒绝”,作者可以重新投稿其他期刊。 2.作者在平台投稿,可选择多种期刊吗? 平台不提倡一稿多投,作者每次只能选择一种意向期刊投稿。如果15日未收到期刊是否采用稿件的反馈信息或者收到“拒稿”信息,作者可以另投他刊。 3.平台发布与期刊出版构成重复性发表吗? 鼓励作者在预印本平台发布的成果再投学术期刊正式刊发,二者不构成重复发表。 4.处于投稿阶段的论文同时在平台上发布是否影响期刊查重和录用? 在“哲社预印本”发布的论文,一般不会影响到期刊的查重和录用。但是,如果作者仍有顾虑,也可以直接咨询拟录用该文章的期刊进行及时沟通。 5.合作期刊注册与普通用户注册有什么不同? 期刊管理员注册时与普通用户注册方式相同。但是注册之后,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将自己的普通用户身份转变为期刊管理员身份:进入“期刊管理工作站”,选择“合作期刊”并填写期刊信息,提交申请待平台审核,审核结果将发至期刊管理员邮箱。 每个合作期刊可以指定1-3人担任“哲社预印本”的合作期刊管理员。 6.期刊如何通过平台向作者约稿? (1)期刊管理员进入“期刊管理工作站”,点击左侧“期刊可选论文”,可查阅平台发布的未在期刊正式出版的全部论文。 (2)点击论文右侧的“向作者约稿”,平台将自动向作者邮箱发送您的约稿信息。 (3)作者收到期刊邀约后的回复信息(“同意”或者“不同意”),也将由平台自动发送至期刊邮箱。 7.期刊如何联系意向投稿本刊的作者? 有两种方式: (1)通过“期刊管理工作站”,在“已投本刊论文”列表中查看; (2)通过邮箱查看。 这两种方式,您都可以通过点击“同意”或“拒绝”,直接向作者邮箱发送您的选择意向;也可通过邮件附带的作者联系方式,直接联系作者。 8.平台如何帮助期刊提高审稿效率? “哲社预印本”遵循严格的发布、审核管理规范,在机器智能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三审三校,保障导向正确、内容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期刊选稿审稿起到了前置把关作用。 9.平台如何帮助期刊提高论文的引用率? 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和论文引用率,平台尽可能展示原发期刊的相关信息,方便读者引用时追本溯源。凡已在期刊出版的论文,期刊用户可自行修改论文的DOI,平台向读者的推荐引用方式如下(二选一): 示例一:马婧,张莉.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预印本学术交流模式优化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24(6).[平台编号PSSXiv:202501.00904V1] 示例二:马婧,张莉.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预印本学术交流模式优化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24(6).[DOI:10.12451/202501.00904] 10.如何理解“哲社预印本”提供“研究成果审核、预印发布、荐稿选稿、期刊发表、复印转载、全媒体传播”等全流程全链条服务? “哲社预印本”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承建,复印报刊资料期刊的选稿与“哲社预印本”平台的审稿是同一编辑团队。发布在“哲社预印本”上的论文,技术上已同步对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线上选编系统,优秀论文将在第一时间进入复印报刊资料选稿编辑的视野。 11.如何撤销已提交的稿件? 作者和期刊已提交的稿件,如果确需撤稿,可通过邮箱(yuyin@ruc.edu.cn)发送撤稿申请,申请内容包括:论文PSSXiv号、标题及撤稿理由,平台管理员收到邮件后撤销稿件。 如果使用中还有什么问题,请在网站(https://zsyyb.cn)下方“问题反馈”中提出;或发送至邮箱yuyin@ruc.edu.cn;或电话(010)62516972/62515820。 |
TOP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邮箱: yuyin@ruc.edu.cn 电话:62516972 62515820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版权所有©2024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