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问题与对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  要]科学理解中国情景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内涵,科学把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 途径和着力点,就必须从“四大核心主体”结合机制、“四大要素链条”融合机制的独特角度对其加以系统性理解。当前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风险,应高度警惕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推进对既有和潜在 区域不平等持续扩大起到的不可忽略的助推作用,高度警惕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采取的扭曲性政策对当前 中国推进基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产业循环体系所产生的阻碍作用,高度警惕中国在构建支撑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现 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金融体系方面仍存在各种金融资本、民间资金进入制造业部门的通道和激励机制 出现重要缺陷等诸多问题,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举措。

  • 马克思超额剩余价值理论的梳理与重构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22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超额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已有定义尚不够明确,学界对其来源也一直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在梳理和澄清马克思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说明了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并不依赖于劳动复杂程度的变化,论证了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和价值转移无关,并基于上述观点重构了马克思的超额剩余价值理论。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通过变革生产方式节约个别劳动时间所获得的超过一般水平的剩余价值,其比较的基准为在社会正常剩余价值率下先进企业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一般地,超额剩余价值在量上等于出售价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可以分解为出售价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和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两部分,前者来自其他部门的价值转移,而后者则源于本企业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如果个别企业的技术变革并未改变商品的社会价值,那么超额剩余价值等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全部属于价值创造。如果个别企业在商品的社会价值已经下降的情况下凭借对新技术的垄断妨碍价格调整,那么由出售价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所构成的超额剩余价值来自于价值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