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与当时国内以“协会”为名的各类同业组织不同,伪华北广播协会是北平沦陷时期以“财团法人”名义创设的广播事业统制机关。其日常工作一是与日本控制下的“东亚”各广播机构联合,成为日本帝国广播网的重要一环;二是受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与控制,与多家日伪媒体社团组成闭环式的殖民传播矩阵。假借民众教育和生活娱乐之名,通过安排各类广播节目和组织多项文娱活动,对华北民众施行政治宣传与社会教化,以实现其所倡导的“东亚新秩序”之意识形态灌输,则是该组织贯穿始终的传播策略。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在互联网群聚传播语境下,现实空间中的“人—人”关系 转变为网络空间中的“人—文本—人”关系。基于此,传统的自我呈现 路径遭到颠覆,网络空间中的主体不再通过身体流露呈现自己,而是以 生产并组合文本主体的方式,建构作为“虚构之我”的文本化身体。基 于互联网的自我呈现的本质是文本主体通过建构文本化身体实现的主 体性重构。主体对“虚构之我”的建构受到数据库模式的强烈影响,这 种建构模式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个人的主体性,作为营利装置的文本化身 体甚至危害了网络空间秩序和现实社会结构。由于自我呈现的虚构性, 主体倾向将网络空间中的他人及其叙事视为否定性的“虚构之他”,后 者不再是平等于主体的社会互动对象,而是坠落为平面化、娱乐化、无深 度的网络景观。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媒介的物质形式和技术逻辑与特定时期的文明形态密切相关。对智能时代传播问题研究进行总结,不仅有助于相关学者直观理解研究进程,还可以此为契机,探索人与媒介等非人类行动者关系的演变过程,窥探人类文明未来的演变方向。本文通过对2015一2024年智能传播领域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从人类主体与非人类行动者两条主线分析发现,人类主体研究聚焦于主体性存续及人机关系问题,非人类行动者研究则围绕智能算法、技术资本、技术平等与技术伦理展开两方面研究,共同描绘了智能传播技术及其逻辑嵌入社会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