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绿色生产力是绿色化、低碳化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这一重要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了生产力要素及其优化组合方式,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绿色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抓手,在出场逻辑、认知结构及实践指向等方面,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变革的本质内涵和精髓要义。然而,绿色生产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绿色低碳核心科技仍然薄弱、 绿色产业发展仍待加强、绿色生产要素仍待跃升以及绿色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等问题,必须夯实绿色低碳科技支撑基础,以产业绿色转型为抓手,推动生产要素绿色变革和绿色跃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2-0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突出优势和特征,蕴含严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具有完备的科学体系,主要体现为“十个坚持”“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 系”,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应在坚持党的领导、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国家治理》
摘要:全球生态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完善全球生态治理,建设生态友好型经济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国际社会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携手建设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02 合作期刊: 《人权》
摘要: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既是进一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综合路线图,也是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行动宣言书。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京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座谈会,人权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相关负责人,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等50余人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我们特选取四位专家的发言摘要,在此刊发。藉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我们热切期待学术界能够深入挖掘、勇于探索,开拓人权保障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在人权领域实现更加深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首要政治准则。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体体现在思想引领、制度创新和战略推动三个层面。总结新时代以来的实践经验,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与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