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文史哲》
摘要:众所周知,郭店出土的三组竹简包含了《老子》的文本,但其中未见传世本《老子》后十五章的内容。详细考察《老子》后十五章,会发现它们阐明了一种与郭店竹简材料迥异甚至相反的融贯哲学立场。后十五章的基础在于“恒与善人”的人格天,《老子》其余诸章明确拒绝了这种观念。后十五章推崇使用惩罚,而无意于质疑语言或道德范畴,也不关注自我修养的内在实践。蕴含在《老子》后十五章中的背景性论证对于诠解《老子》,尤其是对于区分所谓的“宗教性”读解与“哲学性”读解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融通是时代大课题,深入研究二者交会渊源、内在联系,才能厘清中国当代主流思想形成的核心与脉络,从而为建立起一套完整自洽的中国道路叙事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以比较中西阐释哲学中的"比较文化语义环境"阐释方法论,分析出中西主流文化核心基因差异在于"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西各自文化语义环境当中呈现出的基因样态,从而揭示二者在世界观、认知论、思维观、社会观、人生价值观等内在精神方面的契合点,进而说明二者得以历史交汇的缘由,并分析了被误读为对立的若干观点,进一步阐明二者的确存在内在精神的契合性,而且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和融通已经是完成之现实,并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成果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