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传统产业的柔性产业链由大量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中小微企业加上本地专业化市场组成,这种柔性产业链构成了传统产业曾经的市场竞争优势。随着以电子交易平台和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柔性产业链需要与新技术、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相互调适。这个调适过程是指数字经济所催生的新产业链环节与传统柔性产业链互相磨合并最终耦合为一个数字柔性产业链的过程。数字柔性产业链实际上是产业链中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结果。由于产业链中权力过于分散,加上受制于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短缺,传统产业在面对平台和主播对流量的垄断时,因缺少整合能力而逐渐丧失对流量和生产的控制权,从而产生不确定的经营风险。从本文中H市皮革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历程来看,对产业集群中分散的中小微主体进行整合和赋能,并推动产业链向“数字柔性化”方向发展,是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相融合的一个探索与实践。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社会学评论》
摘要:数字平台在规模扩张过程中,一定程度跳出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限制,但遭遇了激增的社会成本。不同于以往的企业,数字平台是线上交易市场的组织形态,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基于社会运行理论的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关系到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处理不善容易引发大规模利益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需要经常回应各方对其市场规则的质疑;而作为数据和技术的集成方,它关系到国家数据安全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所以在经济活动中需要凸显公共性、协调性、公平性和安全性,担当起更多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数字平台扩张的社会成本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成本、利益协调成本、市场管理成本、国家安全成本。社会成本概念是理解数字平台扩张过程、策略以及规模边界的钥匙,是理解数字时代平台市场结构形成机制的重要社会学概念。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县域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过程。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县域产业的系统性和县域社会的特殊性,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是数字经济同诸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具体包括了从产品到产业、再到人才三个递进层次不断发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数字平台对农产品的产品形态和销售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实现农产品的“电商化”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符合互联网思维的电商产品。而农产品“电商化”则需要以县域传统产业链为依托,完成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对既有农业产业链的重塑。从产品到产业的系统重塑,最终形成了一个既紧密链接都市社会、数字经济,同时又扎根县域社会的农产品电商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兼具现代经营理念和扎根县域社会的电商从业群体,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基于家庭消费的角度分析中国家庭消费间接碳排放的时序与地域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我国低碳发展,促进家庭理性消费方式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利用消费者生活方式法测度2012一2021年中国家庭消费间接碳排放量,通过位序一规模法则、重心转移模型分析其时空关联特征,运用LMDI模型量化驱动因素,得到以下结论:2012一2013年中国家庭消费间接碳排放总量减少了38646.81万吨,2013一2016年呈现“V”型趋势,2017年达到最高值222780.40万吨,而中国家庭人均消费间接碳排放在2015一2018年呈现倒“V”型趋势;食品类、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消费是其主要来源,三类消费占比超过70%;从东部到西部,各省份的间接碳排放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通过LMDI分解结果可知,技术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常住人口会对碳排放产生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