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水平与碳生产率空间差异“同向而行”的机制 研究 ——兼论产业转移的中介效应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论文将收入水平、产业转移和碳生产率纳入统一框架体系,探讨2001—2019年全国30个省份收入水平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及产业转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收入水平和碳生产率的区域差距总体有所减缓,但依然较大;缩小“高—低”收入组间和“高—低”碳生产率组间差距是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2)提升“高收入”和碳生产率“高效区”的收入,能促进碳生产率提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提升“低收入”和碳生产率“低效区”的收入,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存在,有利于促进产业迁入,但迁入产业对能源的高度依赖性,反而抑制了碳生产率提高。(3)收入差距缩小产生的技术创新效应,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推动了整体区域碳生产率的平衡发展。总之,加大“低收入”区收入水平,引导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向碳生产率“低效区”转移是实现“双赢”目标的重要路径。

  • 数智基建的绿色价值创造: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作为推进数字经济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数智基建被广泛认为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数智基建能否以及如何创造绿色价值仍有待深人论证。文章以“宽带中国”试点城市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0年2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检验数智基建是否促进了城市绿色价值创造,并探讨数智基建如何创造绿色价值。结果表明:数智基建能显著提高城市绿色价值创造,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该影响是通过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实现的,其中集聚效应包括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创新效应包括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智基建的绿色价值创造效应在营商环境好、行政级别高及科教资源较好的城市更明显。文章研究结论为数智基建促进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 数字贸易与企业能源消耗——来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也是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选取2011—2022 年888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 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企业能源消耗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数字贸易能够降低试验区内企业能源消耗量, 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传导路径看, 数字贸易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增强技术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抑制试验区内制造业企业能源消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污染企业、位于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 数字贸易对企业降碳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存在积极影响。研究结论为数字贸易助力外贸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借鉴。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 “宽带中国” 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即对邻近地区表现为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对相似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进一步对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进行分解,发现空间红利溢出具有叠加效应,即在试点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对非试点城市,激发了“1+1>2”的倍增效应,实现政策试点强强联合。“宽带中国”战略可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绿色技术创新及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在科教资源较好、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和人口集聚越明显的城市中,“宽带中国”战略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 数字贸易提升城市环境绩效了吗?——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仅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的重要制度设计,更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探索,对推动贸易数字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2011一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城市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综试区设立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环境绩效,考虑了倾向得分匹配、剔除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效果对胡焕庸线以东、城市规模相对较大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综试区设立主要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优化营商环境来提升城市环境绩效;综试区设立对试点城市的污染减排和经济发展均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实现了降污增长协同发展效应。研究结论为发展数字贸易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