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1998—202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空间视阈角度出发,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森林碳储量空间集聚特征,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森林碳储量各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差异,进一步采用门槛模型分析不同森林资源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与森林碳储量之间的阈值效用。结果表明:全国省域森林碳储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自然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均显著作用于森林碳储量在各省份之间的溢出作用;当森林覆盖率小于0.056 0时,人类经济活动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为负,当0.056 0≤森林覆盖率≤0.149 7时,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碳储量的抑制作用减弱;当森林覆盖率大于0.1497时,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碳储量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建议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着重关注省域之间的地理与经济关联程度,促进区域间森林碳储量稳步提升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在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背景下,选取2006—2020年东北三省面板数据,对其能源碳排放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基于Tapio脱钩指数、追赶脱钩模型考察东北三省脱钩状态和与标杆省份的发展差距。结果表明:(1)东北三省2006—2020年的能源碳排放总量先上升后下降,即呈倒“U”型曲线;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量总体呈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分异特征。(2)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分别是促进和减缓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的关键性因素。(3)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碳排放和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脱钩,具备碳达峰的条件,辽宁省脱钩类型复杂,尚未实现脱钩。(4)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与标杆省份追赶脱钩类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