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稷下学范式转换旨在把握稷下学学科研究未来发展趋向、协助学术共同体形成合力、推动稷下学学科变革与进步。哲学逻辑引导已有研究范式的转换,稷下学作为中国先秦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研究范式哲学逻辑需根据新时期特征作出适应性调整,具体表征为对本土哲学思想起到承启作用的本体论;依循蕴含中与西、传统与现代、重构时间单一序列与解构空间多元轨迹进行新时代认识三维度的三重二分式结构的认识论、厚植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稷下学宫研究在近九十年来经历了研究边缘化、研究由边缘转向中心、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三个阶段。在1930——1980年研究边缘化阶段,稷下学宫尚未成为稷下学的下位概念,未拥有科学权威的概念界定,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尚未丰富底蕴。在1981——1998年研究由边缘转向中心阶段,稷下学宫概念逐步独立明晰,其存在时间、具体地点、机构性质等“人口学资料”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涌现以稷下学宫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史料的集中化促成“学宫——人物——思想”研究内容的形成,出现全国性的稷下学研讨会的研究成果新载体。在1999——2023年,稷下学宫研究逐渐形成学术共识、拥有学术团队,集中的学术力量与夯实的研究基础催生稷下学宫研究范式的发展。此时期稷下学宫在新史学的影响下,自主走上研究视角、方法多元化道路,但在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物质史料运用等方面问题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