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学术交流》
摘要: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认了资产阶级抽象空间中存在的客观矛盾,资产阶级的抽象空间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空间生产进程,表面上的同质性遮蔽了自身的深刻矛盾,函需一种面对抽象空间生产中的矛盾分析,进而深刻把握在这一空间生产中社会基本矛盾的新动向。第一,空间生产中一般现实抽象本身内嵌的暴力的矛盾;第二,空间生产中身体抽象化的同质性与分裂的矛盾;第三,资产阶级抽象空间中表象的同质性与分裂的矛盾;第四,资产阶级抽象空间的本质是商品、货币和资本的空间抽象总体化与碎片化的矛盾。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不同于传统的资产阶级在刚刚遭遇无产阶级的反抗时,简单地诉诸暴力的政治统治,葛兰西提出的霸权不再是高压之后的屈从,而是被压迫阶级从内心里对资产阶级统治的认同,列斐伏尔要把霸权中的认同机制拉到自已的日常生活批判中来。其中,身份同一性和日常话语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的“春风化雨般”的渗透,它通过每天随口言说的话语巧妙地掩盖起真实存在的压迫性的奴役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力。当然,这种同一性隐性支配的现实基础,是资产阶级日常生活本身的同质性机制。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以复杂的辅助觉识和焦点觉识的场境整合代替了传统认识论中的主客二元阐释构架中的线性反映论和观念赋型说,生成当代认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晚年提出的融贯存在论中,他将一种连续整合的意义关系视为建构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基础,这个由我们能够理解的融贯事物链接塑形世界是基于我们自我中心驱动的意会阐释,通过辅助线索我们获得关于本然兴趣中的焦点意义。由此,波兰尼意会阐释理论构境中始终居统治地位的基本概念发生了重大调整,即从辅助觉识到焦点觉识之间的转变,或者近侧项到远侧项的改变,现在由作为辅助者的非本然兴趣向本然兴趣和焦点意义转换。在波兰尼这里,这一融贯性的意会阐释,更多突现于象征和隐喻的文化艺术场境之中。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不同于主观经验归纳中发生的观念抽象,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存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多重现实抽象。一是不同于生活用具抽象的劳作工具抽象,它是劳作技能现实抽象后反向对象化为物性工具模板的结果。二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劳动分工条件下,社会化劳动一般的现实抽象。三是商品交换活动中价值关系的现实抽象,以及这种抽象关系异化和事物化为外部统治力量。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列斐伏尔在早期原创性地提出“日常生活批判”,实现了异化理论从宏观政治经济关系向微观社会生活的转换,并且在他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了观察历史的时间逐辑向空问生产逐辑的转换。其原创性的“应该-现有悖反"的逻辑批判构序包含以下内在线索:总体人的人本主义一般价值悬设中的张力原则与异化一经济拜物教批判理论;作为人的本真性需要-欲望的存在论与消费异化批判理论;人对自然关系上的非征服的取用观与支配自然的生产异化逻辑;诗性创制的总体实践观与停留于生产制作中的占有性实践;人的诗性(节日)生活活动瞬间与实体性物像和凝团化结构;关系生成场境存在意义的空间使用与变卖性交换和抽象性空间理论;基于生命本有时间节奏与劳作和金钱时间的节泰观等。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主持人语本组专题讨论围绕马克思《伦敦笔记》研究展开,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50一1854年的《伦敦笔记》,呈现了他第三次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性原始资料占有和思考过程。也因为这一重要文献没有译成中文,所以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始终是一个长期空白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笔记文献中,马克思第一次深入到经济学理论逻辑中,从资产阶级货币和通货理论中捕捉到走向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的道路;面对工业生产工艺学史的复杂语境,马克思再一次锤炼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塑形和构序机制;在完整了解欧洲殖民主义在全世界的野蛮奴隶制现实的前提下,马克思确立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认知基础,等等。对马克思这一重要笔记的研究,也是我们面对《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一1863年经济学手稿》甚至《资本论》等经典文献时需要作深入了解的重要思想史背景。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摘要:[主持人语]2024年,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高清海先生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先生在追求真理、献身哲学的思想人生中,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哲学著述和哲学思想,而且为我们昭示了“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人生典范。志存高远的大气、真诚求索的正气、敢于创新的勇气,是先生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写照,也是所有学人的繁荣学术之道。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崇敬先生的学界朋友们、在先生身边学习过的弟子们,聚集在先生执教的吉林大学,深情缅怀先生奋斗拼搏的人生,深入探索先生睿智通达的哲学思想,深切阐发先生理论著述的时代意义,这展现在纪念先生的“创造中华民族自已的哲学理论”学术研讨会的近百篇论文之中。《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组织此组笔谈,以弘扬先生的哲学思想和为人为学之道。先生的墓碑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中,先生的思想存留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