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运用指标体系法对浙江省县域资本进行了测度,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地域资本类型地区的经济韧性,在上述基础上,运用巴罗线性区域增长模型分析了地域资本与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域资本最丰富的地区(类型I)为杭州市区和宁波市区,地域资本较为丰富地区(类型Ⅱ)包括淳安县、临安市、安吉县等16个地区,中间区(类型Ⅲ)包括富阳市、桐庐县等13个地区;地域资本较稀缺地区(类型Ⅳ)包括建德市、磐安县等20个地区,低地域资本地区(类型V)包括庆元县、遂昌县等15个地区;地域资本最丰富的地区(类型I)比其他类型地区更有韧性,而低地域资本地区(类型V)韧性最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人均GDP与对最初冲击的抵抗力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对缺口的阻力呈现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越高的地区抵御冲击的能力越强;外部资本与人力资本对不同地区韧性均有显著影响,而集聚经济与韧性无直接关系;私营资本对韧性的作用较小。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话题,关系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也深刻影响看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2013一2020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并考察其时空演变特征及省际差异,实证分析各类地区数实融合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数实融合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年均融合水平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但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2)相对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最高。(3)数实融合水平的提高能显著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其中,数字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此外,数实融合对劳动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大于对资本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4)数实融合水平的提升能显著改善Ⅲ类和IV类地区的要素配置效率,即能显著改善融合度较低省份要素配置效率,但对融合度较高省份的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