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维评价标准构建研究——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治理效应的有效方式,是国家治理内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较为匮乏,形式、事实和价值三维标准虽应用广泛,但仍存在理论基础缺失、认识异化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维标准进行理论溯源并廓清其内涵,充分论证了将三维标准引入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可行性,建立了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三维逻辑框架,即形式合法性(形式维度)、结果有效性(事实维度)、价值合理性(价值维度)。文章还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为例,对三维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内涵及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构建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以期为审计机关大力推进公共政策审计评价的全覆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维逻辑框架的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监督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一种政策纠偏和反馈机制,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我国扶贫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针对实践中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未能做到全覆盖这一事实,借鉴公共管理学中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 形式、事实和价值 三个维度,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三维逻辑框架,提出一种全流程跟踪覆盖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观,以期为我国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中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借鉴。

  • 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治理效应:基于会计-税收差异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正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税收差异视角检验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治理效应、影响机制及其异质性效果。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会计-税收差异具有治理效应,即数字化转型会显著抑制会计-税收差异。机制分析与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应表现为内部控制质量改善和信息透明度提升效应,从而能够抑制管理层私利行为所引发的会计-税收差异。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会计-税收差异的治理效应在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媒体关注度较低的组更显著。拓展性检验表明,相较于小额、负向和非操纵性会计-税收差异,大额、正向和操纵性会计-税收差异更具有信息含量,相应地,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应也更为明显。

  •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构建——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为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保障治理效应、服务乡村振兴重要而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实践中未能做到对乡村振兴审计监督的完全覆盖。针对这一局限,本文首先对借鉴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构建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形式、事实和价值维度为基础并加以拓展,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形式(事前)、事实(事中)、价值和受众(事后)四维审计模式,提出一种涵盖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的全覆盖跟踪审计观,以实现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应然目标的生成与显现。研究旨在为审计机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实践启示与参考借鉴。

  • ESG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模式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从企业社会责任到ESG的延续与转变,标志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理念实现了重大进阶。本文以深市A股135家医药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在ESG背景下从组态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竞争程度、社会监督水平、企业组织冗余、企业产权性质、高管学历水平以及行业协会任职经历这七个前因条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联动效应及其驱动模式。研究发现: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高水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必要条件,且各前因条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不同前因条件的有效结合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体而言,存在四种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适配性选择方案,分别为经济推动型、压力驱动型、认知推动型和能力推动型模式。

  • 资本新规对银行经营管理的挑战及建议——基于资本监管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资本监管是现代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我国于2023年11月发布资本新规,从资本监管动态演进视角来看,我国资本新规逐渐与国际及主要国家监管规则趋同,并呈现出四个共同特征:一是逐步拓展适配性监管理念,二是细化风险计量规则,三是更加强调过程监管,四是更加注重与银行内部管理目标协调一致。这些变化对银行风险治理结构、数据管理、业务融合程度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形成一系列挑战。经济资本管理是银行落实监管要求的有效工具。在金融强国建设和资本监管变革背景下,银行应当利用好经济资本管理工具,建立健全经济资本计量、应用和反馈工作机制,注重资本计量参数设置的灵活性,聚焦取数、用数、算数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从而全面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