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绿色低碳消费扩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长效机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09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绿色低碳消费扩容升级,体现为量的增加(扩容)和质的提高(升级)。采集并统计分析主要网络平台的绿色低碳消费行为大数据,发现绿色低碳 消费扩容升级的潜在问题主要包括:规模总体偏低、领域分布不平衡、群体地区分布不平衡、供给覆盖面不广、“绿色程度”“减碳成色”不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 存在短板、产品价格与支付意愿不匹配、产品供给和消费需求存在错位等。推进绿色低碳消费扩容升级应针对影响面广、带动力强、减碳潜力大的食品、衣着、居住、用品、出行等重点领域,构建与数智时代相匹配的长效机制框架,推进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形成政策工具矩阵。应聚焦新型“绿色+智能”产品,完善绿色低碳消费补贴机制;建立统一的“碳普惠”和“碳账户”激励机制,释放绿色低碳消费潜能;构建覆盖全领域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对非绿、高碳产品 的约束性限制和准入监管制度;探索打造全国统一的绿色低碳产品信息平台,推行“碳标签”二维码;创新绿色低碳传播途径和机制,营造绿色低碳消费的社会氛围。

  • 互联网监管是否更加有效?——不同监管工具下惩罚机制推进企业降碳的效果与实施边界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政府有效干预企业生产行为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如何选择监管工具和制定政策措施至关重要。运用Hotelling模型、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及数据仿真模拟,探究在传统监管工具和互联网监管工具下政府对高碳企业实行惩罚机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政府采取传统监管和互联网监管都能促进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在传统监管工具下实施静态惩罚机制有利于企业采取生产低碳产品的策略行为,且惩罚力度越大,企业趋于生产低碳产品的稳态速度越快,而在互联网监管下实施静态惩罚机制,会出现企业的“逆反”心理,抑制企业生产低碳产品;无论在传统监管还是互联网监管下,实施动态惩罚机制都有利于企业生产低碳产品,但是高强度的惩罚力度较低强度的惩罚力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监管优势。论文基于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假设,分情境探究惩罚机制在不同监管工具下的实施效果,剖析监管模式与监管政策的适配效应,为政府“因时而异”地干预企业生产行为提供政策建议,有利于推进低碳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