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学术交流》
摘要:南希的“无用共通体”无疑彰显了全球化背景下共同体的独特面相,南希认为政治上共同体的危机源于共同体中被强加了超验预设,故他“回撤”了政治预设,以构建新共同体,即“无用共通体”。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该理论有以下弊端与价值:首先,“无用共通体”非绝对否定,“无”中隐含了“无限可能性”,却因南希思想过于激进和绝对化,“去国家化的”共通体消解了国家和民族的多样性。其次,个人利益被置于人类共同利益之上,故共通体中缺少认同的确定性标准,而此标准应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价值和需求为基点。最后,理论与实践间的差距被绝对化,且共通体的实践可能性问题被悬置了,这缘于南希忽视了人类共同行动的力量。但南希以全球化立场反对极权主义,关注存在的生存境遇,呼吁建立基于自由、平等、爱的“通而不合”的共通体,以及倡导存在间的互通与分享等积极主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