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大规模人口流动产生的留守、随迁儿童,步入成年后会有着怎样的行为和态度?基于第四期湖北百县生育调查(2023)数据,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成年后生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显著提升了子女成年后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户籍地降水越多、地形起伏度越小,父母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越大,其子女成年后生育增加的概率更大。父母外出务工对经济水平较高和生育率较低地区、婚姻高匹配和养育花费较低的成年子女生育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能够通过子女家庭收入增加与职业地位上升两条路径,对子女成年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发挥作用。研究从外出务工的代际角度,为新时期缓解我国少子化进程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人口变动已成为影响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乡村人口变动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困境,对理解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形势并回应相关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和2023年第一期湖北百县老龄调查(HBAS)等数据资料,并采用队列要素法,可以对乡村人口变动形势展开全面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乡村人口变动在婚龄人口性别比、老年人口高龄化以及婚姻稳定性等方面给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困境。具体而言,乡村出生人口和学龄人口总量快速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回归正常,但婚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男性光棍危机蔓延至农村社会中层家庭。乡村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独居化趋势,对农村养老保障造成较大挑战。离婚文化开始侵袭农村,传统婚姻文化逐渐消解,导致乡村婚姻不稳定程度加剧。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在县城购房,成为县域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农民工返乡就业人数增加,乡村初步显现“逆刘易斯过程”。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人口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当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以及修复乡村婚姻和家庭文化。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生育是生命历程的开始,生育质量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文章在生命早期1 000天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医学、人口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生育质量的相关研究,总结凝练了生育质量的概念内涵,创新性地提出生育质量的分析框架。生命最初的几年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在孩子的这一时期进行投资,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生育质量,为孩子将来学习能力、健康状况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生育质量是对孩子出生结果的一个综合性考量。深入考虑个体成长发育所特有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我们将生育质量划分为生理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两个维度,即出生时的一系列生理性特征和成长过程中最早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特征。生育质量贯穿于母亲从出生至分娩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备孕、受精、怀孕和分娩的全生育过程。这一过程嵌套于父母特征、家庭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圈层环境系统中,不同圈层环境对生育质量的影响以父母特征为核心向外逐渐减弱。该分析框架不仅对于应对当前面临的低生育问题、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为理解家庭、社会以及文化传统的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