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形式之软与功能之硬:国家安全法中的软法性条款及其效力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软法缺乏强制约束力,软法性条款是作为具体法律条文的软法,在一个法律条款构成一个法律规则的情况下,软法性条款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缺乏“否定式法律后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家安全法中软法性条款占比普遍较高,在形式上呈现“软”的特征,然而在实效期待上,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要求国家安全法在对国家安全关系进行调整时需具有“硬”的功能,国家安全法应然效力层面的形式之“软”与实效期待层面的功能之“硬”形成内在张力。法律效力并不完全等同于强制约束力,强制约束力只是连结应然层面法律效力与实然层面法律实效的一般路径,就国家安全法而言,还可以通过法律位阶下的效力延展、法律条款间的效力连结、司法适用上的补强说理、社会生活中的隐形规制等路径展现法律效力。

  • 规避AI领域“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安全底线设计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AI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推动智能时代的同时伴生安全风险。但既有研究对AI安全风险的认知局限于一般社会风险治理视角,缺乏底线性思维。为弥补研究局限,提出AI领域“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极端安全风险隐喻,基于风险社会“自反性”现代化的理论视域构想AI安全底线设计。在阐述AI极端安全风险“黑天鹅”与“灰犀牛”的双重形态以及“认知不对称”与数字“蝴蝶效应”的生成逻辑基础上,提出AI安全底线设计的三大基准性考量,一是透明性基准,回应认知困境与事后追责难题;二是预防性基准,意在进行底线防控与常态可控;三是阻断性基准,思考风险传递与代际公平。在三大基准指导下,相应进行安全底线设计的制度建构,一是围绕透明性基准进行算法黑箱透明、人机交互透明、数据流动透明的制度建构;二是围绕预防性基准进行安全阀值、最坏情形、冗余容错的制度建构;三是围绕阻断性基准进行阻断能源消耗、伦理债务、社会解构等代际传递风险的制度建构。

  • 走向部门法:国家安全法的类型与构造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作为一种渐已成形的法律类型,国家安全法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法律资源供给。利用历史分析法梳理国家安全法概念流变的基本脉络,展现传统安全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国家安全法的不同内涵与外延。运用对比分析法阐释领域法与部门法理论视域下国家安全法的类型选择、法学与国家安全学融合视域下国家安全法的理论构造。研究表明,领域法理念无法为国家安全法的资源生成提供逻辑自洽、体系严密的理论基础,作为法律资源,国家安全法应基于部门法理论进行资源生成。部门法理论下的国家安全法兼具明确性与开放性特征,国家安全法律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则是国家安全法部门法理论构造的主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