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洛克对劳动所有权的论证呈现为“上帝→人格(身体)→劳动→物”逐次递减的逻辑,在将货币引入其中后,贫富开始出现。黑格尔的卓越贡献就在于他从思辨哲学的深度论证了劳动所有权,呈现为“人格(人格性/意志与身体的统一)→占有→物”逐次递减的逻辑,尤其是他最先意识到了贫困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贫困与所有权之间的内在关联。而马克思历史性地分析了劳动所有权,从生产关系入手研究所有权,呈现为“所有权→资产阶级所有权(法权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层层深入的逻辑,揭示了人的贫困之中所掩藏的隐性剥削。从洛克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的思路历程,揭示了劳动与所有权如何从同一走向分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