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前线》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2-17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文阐释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和基本路径。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中,存在着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化和跃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蕴含着中华文明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它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念揭示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提供了科学指引。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人口流动对离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会显著提高离婚风险。进一步检验了经济、家庭以及社会交往等因素的调节作用,发现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流动对婚姻稳定性造成的负面结果,对婚姻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家庭中子女数量、家庭观念等因素也可以抑制人口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负向影响。具体说来,随着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增加以及家庭观念的增强,流动对离婚风险的影响会被削弱。但社会交往因素则会强化流动对婚姻解体的正向影响,即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人口流动会显著提高离婚风险。流动对离婚的影响还存在着性别、城乡、社会阶层以及世代差异,也即流动会显著提高女性、非农户籍、社会阶层较低以及较为年轻世代群体的离婚风险,而该效应对男性、农业户籍、社会阶层较高以及出生在1960年之前的老一辈群体并不显著。可见,流动对婚姻的影响包含着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进步的力量”和“破坏的力量”的综合影响。为了使人口迁移流动进一步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要支持人口在城市中的自由选择和个体发展,另一方面要帮助流动人口适应迁移过程对个体家庭带来的冲击和结构性变化,减少迁移对于家庭福利和家庭发展的破坏作用。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6-0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必然内在地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的思想观点。其中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观点和“需要异化”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以往对“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的理论内涵和“需要异化”的 理 论 前 提的 理 解 存 在 一 定的片面性。应当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总体性视域出发反思“人的 需 要 是 人 的 本 性”的 本 意,进 而 廓清“需要异化”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从需要和历史活动、需 要 和 生 产、需 要 和 劳 动 之 间 的 关 系中把握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