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微治理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它是指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开展的精准、细致、有效的治理实践。近年来,乡村微治理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成为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县横村开展的农居庭院美化项目为田野考察对象,研究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研究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村两委采用了探寻契合点的策略探寻国家发展战略与村民观念的契合点,并推动后者向前者趋同:探寻具体工作方式与文化本土性的契合点,消解乡村微治理过程中的阻力;探寻工作目标与村民利益的契合点,达到利益均衡,实现合作共赢。可以概括为观念趋同策略、消解阻力策略和利益均衡策略。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体现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逻辑,呈现了乡村微治理的转型态势。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实践经验知识化的过程,其核心是术语革命。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是术语革命基础上对于标识性概念的建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实现了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创造能力发展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在世界性历史视角上,新质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的质态革命;在民族性历史视角上,新质生产力是新中国生产力发展实践演变中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生产力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其发展遵循“科技—产业—生产力”的范式,即以新科技融入新产业,在此过程中形成依托于新科技的新要素,从而引起生产力要素结构的质变和跃迁。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从微观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就业创造效应、机会分享效应与公共服务效应降低家庭收入不平等水平,而多维“数字鸿沟”限制了数字经济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降低作用。从多维“数字鸿沟”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整理了包含10518个家庭样本的三年平衡面板数据,并构建家庭层面收入不平等、数字经济水平以及多维“数字鸿沟”相关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收入不平等的减少具有积极影响,多维“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家庭收入不平等有所扩大。在“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逐渐缩小后,“能力鸿沟”的缩小有助于家庭进一步利用数字经济缩小收入不平等。数字经济通过增加有效劳动、扩大劳动力流动和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减小家庭收入不平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深入地理解微观层面数字经济与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关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依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现代化历史演进的最新表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质态”。从战略逻辑来看,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质量效益战略的客观需要,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从实践逻辑来看,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使新科技融入新产业,即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为核心引领,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产业集群为主阵地,以前瞻性布局和培育未来产业为突破点,以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要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培育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