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17 合作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摘要:“现实性”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述的哲学概念,是必然性、历史性与实践性三者的统一,是我们把握事物发展的重要视角。从“现实性”的三重性出发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维度,有助于我们深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理论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应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在历史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探索现代化中逐渐明晰,既保留自身特色,又注入时代内涵;在实践维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熟的理论体系既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实践基础,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实践要求。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1-2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把握“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既要明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步生成和进步的,也需要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角度研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合理性和时代进步性。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人类文明宏阔发展的大历史观,考察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和人类文明的中国形态,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有助于超越“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回答“多元文明何以共存”的世界之问。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行”的新论断。“两个行”所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既遵循了“行”的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创造了“行”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特殊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同时,在“遵循”与“创造”的守正创新中亦探索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前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后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两者的统一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方能得到系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非是“反对《资本论》的革命”或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是执行马克思晚年“政治遗嘱”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守正性产物,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创新性产物。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现代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是当下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追求的发展主题。现代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变革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得到确证,资本主义文明的积弊让西方现代化道路在各种危机的倒逼中逐渐丧失“权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样本,解决了诸多现实发展问题,走出了一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现代化之路。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论思想、实践方式、价值标准等方面都呈现给世界新的价值,真正为人类追求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探索进程揭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必然性。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展开了辩证批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提供了历史依据。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同时,提出了重构人类新文明的现代性方案,对未来文明形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筹划,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现代性建构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展开过程,深刻回答了“中国现代性何以建构”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创造”的重大问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出场提供了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现代性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类型,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现代性内涵,实现了对现代性文明的内在超越,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和世界历史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走出了不同的道路。基于比较视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独特的成功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至上的立场作为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坚持在全面对外开放中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这些特点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跟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区别开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刻揭示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类用和平发展方式追求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为破解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话语权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选择与推进提供了榜样示范,为克服非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弊端提供了思路与启示,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