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03
摘要:意识形态是内蕴于图像叙事之中的精神内核,在“图像转向”的时代背景下,图像叙事不仅顺应图像时代视觉文化转向的现实需要,还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和传播的诉求。文章遵循“何以能行”“何以运行”“何以难行”及“何以可行”的叙事理路,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本质出发,探讨图像叙事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机理,可以发现,图像叙事能够凭借“视觉吸引、视觉动员、视觉修辞”,实现受众“感性认知一情感认同一理性认同”的逐层递进。同时,图像叙事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视觉迎合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根基、视觉霸权加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鸿沟以及视觉圈群催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盲从等风险。因此,防范图像叙事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需要重塑图像叙事理念,注重“人”的归位,强化主体视觉素养,实现“育”的跃升,健全制度机制保障,释放“管”的效能。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智媒是以智能技术为驱动、进而重构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新型媒介。因其自身的智慧化和智能化特质,智媒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构建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场域。在智能技术迭代升级、智能媒介加速发展以及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的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呈现出话语生产人机协同、话语体系开放鲜活、话语叙事形象立体、话语传播精准匹配等新特点。同时,智媒场域也导致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一系列新的现实隐患:智能化话语生产挑战传统意义上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中心地位,繁杂化的话语内容遮蔽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价值导向,多模态话语叙事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规范化和严谨性,算法化话语传播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感。鉴于此,构建智媒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智能化话语生产方式,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领导力;扩容“向上向善”的话语内容,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引领力;优化“主流价值”的多模态话语叙事结构,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感召力;明确“价值导向”的推荐算法原则,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观念场域内的诸多挑战与价值博弈,要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前沿,聚焦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与形塑,培养更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作为着力点,聚焦身份认同、使命认同、愿景认同,探索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构建为核心的育人新路。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要聚焦文化根脉的凝聚力、沉浸式内容的共情力、全媒体渠道的辐射力,做强正面宣传;提升以法治保障的约束力、以数智赋能的防控力,筑牢安全防线;激发品牌绘像的公信力、实践化育的亲和力、榜样引领的内驱力,强化文化联结。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摘要:在数字媒介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全面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使人类社会加速进入到万物皆媒的“数字媒介时代”。一定意义上来说,数字媒介时代的传播也是一种视觉化的传播。在数字媒介时代,数字媒介正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现有机融合,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传播成果。然而,在数字媒介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却面临着“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化”“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化”“个人意识结构失衡化”“主流媒体传播理念落后、传播手段单一”等诸多困境。在此社会背景下,全面总结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的成功经验,系统梳理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并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转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理念,注重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化传播、改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方式,加强视觉化传播技术运用、丰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手段等方面探索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的实现路径,有助于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觉化传播效果以及人民群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为数字媒介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的路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视频生成类AI的高速更选和深入应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凭借自主化、拟真化、定制化等技术优势,视频生成类AI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更加灵活生动、传播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场景呈现更加精细逼真,有力地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接受度、提高了传播的精准度、增强了传播的渗透力。然而,在新机遇的背后,深度伪造、思维规训、技术滥用等问题也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致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认同度被削减、权威性被消解、传播影响力被侵蚀等风险挑战。为逼制视频生成类AI诱发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风险,可以通过坚持思想引领、强化技术保障、加强空间监管、提升主体素养等对策更好地发挥视频生成类AI的赋能效用,进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能。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网络主题宣传是新媒体时代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宣传主题的政治性、宣传主体的多样性、宣传内容的实践性、宣传形式的全息性、宣传过程的项目性和宣传效果的可视性。在实际运作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主体协同建构议题设置机制有助于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新型主流媒体主导强烈交互的内容创作机制有助于优化意识形态管理权,融媒体环境下多渠道联动的话语传播机制有助于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网络主题宣传通过强化“四个意识”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中枢,通过服务政治任务改善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生态,通过讲好基层故事充实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优化网络主题宣传,需要加强对阶段性重大议题的“破题”工作,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创作的网络共同体,探索网络主题宣传话语的“破圈”路径,推动网络主题宣传向意识形态斗争领域拓展。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理论月刊》
摘要: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不仅是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可靠支点,也是应对由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引发的信息传播模式变革、廓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迷雾”的重要路径。在文生视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本然在于复归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本位,实然在于建构虚实共生的沉浸场景,应然在于实现技术驱动下的价值引领。基于“认知一情感一意动”理论的视角,Sora类文生视频模型驱动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正面临着认知模式原子化、情感询唤虚拟化、意动行为畸形化的现实困境。破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现实之困,实现叙事过程中的“知情意行同构”,应循守“致知”“激情”“诚意”“励行”的实践逻辑。其中,“知”重在筑牢认知高度,“情”力在追求情感温度,“意”旨在提升思想厚度,“行”意在突出实践力度,只有四者之间互动融合,才能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叙事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