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新的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是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一把钥匙。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成的理论阐释。生产力的生成及其发展在路径上具有共性,也具有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生产变革的过程,也是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即共同体及其内部社会分工的发展、科学知识的发现与运用、生产要素的拓展与利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及相应管理方式的改变。当今世界,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要路径,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新型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重要条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人类经济社会的重大进步都以生产力革命为推动力。作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改革开放后,我国以发展生产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逐渐形成了以传统生产力支撑的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转换,以传统生产力支撑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实践中,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现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遵循经济运行规律,促进传统生产力转型升级,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构建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 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 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 代,已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引擎。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必须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历 史机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系统的战略谋划主动融入时代变革,加快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