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4-09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本文关注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较好的生产性投资动能,突出立足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总结构化解企业金融化风险。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矛盾的分析,梳理了经济循环、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间的互动机理。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经营利润率提升、研发强度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别从经济、技术和制度层面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实际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企业积累特征存在部门、所有制和区域间的差异,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相对低,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易受金融投资挤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西部企业实际资本投资的激励更明显等。经验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近年来代表性经济政策对稳增长与金融化治理的意义。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7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即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由于剩余价值率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利润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此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但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呈现出新的趋势。随着数字资本主义对“劳动行为”的扩展,数字剩余价值的生产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新形式,其与传统的剩余价值生产共同组成了数字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生产。又因数字劳动的体量巨大,全社会被剥削程度大幅提高,进而导致数字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率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更难以窥见。这似乎为资本主义利润率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反向”的可能,也为资本主义找到了“新生”的可能。然而事实上,即使利润率能够不降反升,数字劳动生产的一般数据也只作为生产资料存在,并直接投入扩大再生产,这并不能改变资本的运作逻辑,反而会进一步扩大资本积累,导致更严重的数字资本垄断。本质上,数字资本主义是资本为寻找新出路而创造出的新形态,最终只会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改变资本主义走向消亡的历史命运。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迈克尔· 哈特和安东尼奥· 奈格里认为,随着非物质劳动取得相对于传统劳动方式的霸权地位,资本增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日益依赖从事非物质劳动的劳动者,为不同形式的主体性革命实践开辟有利条件。鉴于此,他们号召劳动者“夺回固定资本”,强调取得对非物质劳动产品和技能的控制权,以之与资本展开斗争。然而,方兴未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这种斗争方式的可行性构成严峻挑战:一方面,资本家能够通过将非物质劳动技能对象化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压制非物质劳动者的反抗;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激活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起反作用的多种原因,从而巩固资本的统治地位。因此,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和应用现状,重思哈特和奈格里的“夺回固定资本”思想,澄清其理论预设和现实界限,对于把握资本主义在人工智能时代表现出的最新特点和演变趋势,探索新的反抗资本的可能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置盐定理在理论上十分稳健,但其所依赖的技术选择标准——置盐准则——在经验上是否成立尚未得到严谨验证。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对1947年至2018年间美国非金融公司经济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假定实际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技术变革对均衡利润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置盐定理的逆定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战后美国非金融公司部门主要发生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型技术变革大体上符合置盐准则。因此,我们为置盐准则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