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30
摘要:多年来由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主要以“应试”为主,把学科学习简单用解题的方式去讲授,导致我们物理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陷入不断重复的机械训练之中。实际上,物理学最早是属于哲学的范畴,只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越来越细化的探究,它才逐渐从哲学中剥离出来,在物理学对自然规律的研究过程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不只适用于物理学科,而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物理学是一种方法论,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科学的思维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在共性之中,物理学科又有其独特性。如果我们善于在物理教学中,对这种个性的学科思想进行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加强物理教学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并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问题导向是邓小平哲学思想发展历程中贯穿始终的主线。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敢于承认落后,敢于直面难题,运用唯物辩证法,抓准问题的要害,为进一步从理论上探究破解这些问题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打破思想僵化,坚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推动理论创新。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同时,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涌现,邓小平哲学思想因此获得了强大的发展推动力。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是究竟什么是唯物史观,对它的理解至今存在分歧。通常所说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完全正确的,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唯物史观最重要的内容。马克思理解的唯物史观认为:人以及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关注的焦点;劳动实践活动是理解历史的锁匙;在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是历史的基本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在进行社会革命、批判唯心史观、发展经济以及改革开放时,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必要的;在物质生产发展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今天,必须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