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8-13
摘要:《资本论》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与反思是马克思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和阶级历史的重要视角。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西方文明的生产力变革、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历史由“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历史进程,客观科学地指出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历史进步性。《资本论》对西方文明的剖析视角并非单一、孤立的和形而上学式的视野,而是基于物质生产关系对西方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历史趋势的必然性进行了“病理学”分析:少数人的现代化;财富的两极分化;物的崇拜形成了单向的文明;高速旋转的生产方式造成的是生态“代谢裂痕”;暴力、掠夺和战争的世界化。马克思在西方文明及其现代化的批判研究中,指出了西方文明的重要特征,即西方文明具有寄生性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对人的剥削、自然的剥夺和第三世界的殖民上的,其文明内在矛盾机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不仅蔓延至全球,更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与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新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文明的旧价值、旧路径和旧经验的全方位超越,向世界各国阐释了中国担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GPT-4引发全球的广泛关注。在数字经济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悄然引起一场深刻变革,重塑甚至颠覆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具有的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明效应”表现为“一般智力”的数字化与精神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新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会导致“数字异化”与“解放矛盾”的“野蛮效应”。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待GPT系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该摒弃该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造成的消极后果,积极构建“新劳动力”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应用模式。本文认为,通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避免数字财富的两极分化、加速工程实践与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引导智能数字技术安全可信性发展、推动数字劳动者未来教育与权益保护机制建设,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主义治理框架具备可行性,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助推数字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