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说的 洞见、困境及其克服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1 合作期刊: 《江海学刊》

    摘要:人心道心关系作为理学核心问题,潜藏理性感性相互倾轧的张力。 王船山提出互藏交发说,“互藏”指 理性与感性之维在本体上相互渗透,“交发”指理性与感性能力在运用中彼此协助。 船山后来似放弃此早年主 张,导致现有研究陷入两难:要么放弃这一哲学创造,要么只承认其部分合理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出路为: 将互藏交发说视为发展过程,捍卫船山的独创贡献,同时揭示其转变意义。 《尚书引义》立足于天命之性与气 质之性的二分展开三层论证:道心蕴含的普遍价值需要实现在人心的感性活动中;人心的情感表达依赖道心支 撑,道心的具体实现由人心展现出个性风格;真实情感的差异使理想人格丰富多样,个性风格是理性感性相互 构成的枢纽。 《读四书大全说》旨在克服天命—气质二分法,从而化解“性”中活动性与规范性的张力。 人总是 身处于实践场域中,“性”既是人之实践能力的潜能,也要展现为实现潜能的过程。 “性”本身具备着动态发展 的历程而体现为道心,人心则通过参与道心的发展历程构成于道心之中。 《张子正蒙注》将互藏交发说抬升到 本体论层次。 “性”作为人与意义世界整体相关联的本源,包含自然之维与精神之维的统一。 人心之能动性来 源于“性”,其在具体处境中与形色才情一道将“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