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金融强监管旨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资管新规》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一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强监管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且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低成长型企业和银行竞争水平较低的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这一影响由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和债务偿还压力共同作用实现,实施《资管新规》引致的影子银行业务收紧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偿还压力,最终导致其债务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若短贷长投由过度投资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治理效应和缓解债务风险;若短贷长投由长期融资约束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流动性效应和加剧债务风险。本文从企业债务风险的角度拓展了《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研究,为优化强监管政策提供经验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当前数字化变革日益成为实体企业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利用2007—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缓解了企业“短贷长投”的程度,证实了“决策优化假说”。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来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自身融资能力较弱、外部融资环境较差、公司治理相对薄弱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更为明显。文章丰富和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机制与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为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找到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实体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加,许多企业选择采用短贷长投这种激进的财务策略,但从长远来看,短贷长投会给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带来严重危害。除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企业的短贷长投决策还会受到外部同群企业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近几年短贷长投在行业和地区层面主要表现为负向同群效应,即同群企业的短贷长投会使企业管理者“望而却步”。进一步基于风险溢出效应、风险规避效应及保守型决策角度展开研究,发现同群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层持股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贷长投的负向同群效应,进而为企业优化投融资决策提供依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13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社会失信环境是影响企业投融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数据,考察了社会失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实际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社会失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地区失信程度越严重,企业越依赖于使用短期贷款进行长期投资,“短贷长投”水平越高。(2)机制检验表明,社会失信通过信息不对称机制增加了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内部委托代理成本,导致企业“投资—短期贷款”敏感性提高,加剧了企业“短贷长投”。(3)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银行业竞争较弱的地区和管理层激励程度较低的企业中,社会失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推升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4)以“司法主导”为特征的失信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能够发挥显著的治理效应,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和内部代理成本,进而有效缓解社会失信环境下企业的“短贷长投”倾向。本文研究为理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配置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短贷长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贷长投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发现短贷长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在两者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短贷长投会加剧偿债压力,刺激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恶化会计信息质量,导致信息不对称与代理冲突加剧,进而负向影响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剧过度投资降低投资效率效应在低融资成本组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显著,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短贷长投可以缓解投资不足。本研究有助于强化对短贷长投利弊的认识,并对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有明确的启示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走出去”企业的资本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缓解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该抑制效应在国有产权、主要节点城市的公司更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改善投资效率。研究结论为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优化公司投融资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债务期限短期化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由此引发的短贷长投行为是现阶段各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源利用 2009-2021 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供应链透明度影响企业短贷长投的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供应链透明度提升能有效缓解企业短贷长投问题,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实体投资需求大的企业中,且客户透明度比供应商透明度的效果更显著。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短贷长投减少的逻辑在供需两端,供应链透明度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长期贷款可得性:另一方面强化了供应商/客户参与监督和治理的动力,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短贷长投加剧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该风险会向上游供应商扩散,供应链透明度能削弱企业短贷长投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供应链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认识,为纾解企业短贷长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对完善企业供应链信息披露的监管政策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