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绿色金融是实现金融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2000~2024年WoS、CNKI和CSSCI数据库中绿色金融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知识演进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领域发文趋势存在差异,国内历经了“发展一波动一爆发”的变动趋势,而国外则呈现出“萌芽一增长一爆发”的演变特点;国内外高共被引文献均从不同视角对绿色金融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与国内略有不同的是,国外研究十分注重理论基础的完善;国内外绿色金融的研究热点相似,主要包括产生原因、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政策环境、实现路径和经济后果六个研究方向,其中,实现路径和经济后果是当前研究的前沿。

  • 碳排放交易的监管赋能:问题与方案

    分类: 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双碳”目标下,碳排放交易不能过度强调市场投机和金融衍生,气候变化应对的社会效益目标当为底线遵循,配额流转的商事活动须在政府调控下运作。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要“强市场、弱政府”,碳排放交易的主体、标的和场所设施均被行政管控或指定,市场机制固然要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更需“强政府”赋能以提高市场规制效果。碳排放交易配额虽有财产权益,但非财产权利,要避免“碳排放权”之误用。碳排放交易市场不排斥金融化的效率促进和市场活跃,但应防止高度金融化可能引致的风险衍生和目的异化。作为特殊的政策性市场,碳排放交易须明晰监管的管理、参与和执行的核心定位,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规制内容,即事前的配额管控、事中的价格干预和事后的行为惩处。目前碳排放规制中,监管之介入在科学性、强制性、灵活性方面尚显不足,有待系统地赋能保障。一应推进《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落地,将碳排放交易纳入更高位阶的应对气侯变化法的规制范围,增强制度的稳定性和约束力;二应明晰碳市场横向主管部门和纵向央地机构间的监管边界,尤其要厘清发改委、生态环境部门和金融监管当局的主管范围;三应注意经济激励型碳排放规制工具的协同补位,逐步构筑碳税和碳排放交易兼容的规制模式。

  • 中国市场压力:指数构建、状态识别与趋势预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构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够综合刻画碳金融市场的风险状态,帮助市场参与者前瞻性评估碳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水平。本文将GARCH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基于MS-AR模型识别碳金融市场风险,并应用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压力指数趋势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总体呈现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特征,并在疫情前后差异较大;疫情前压力指数表现为趋势性增长态势且周期较为稳定,疫情后压力指数波动加剧且周期显著缩短。MS(2)-AR(2)模型显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波动存在高低压力两种状态,状态内持续性强,状态间转换概率低。与其他模型相比,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未来64个交易日内压力指数呈现出向下波动趋势,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 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问题,已成为全人类亟需共同关注并合力解决的重要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此,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2030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为了加快我国“双碳”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碳金融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碳金融是伴随气候问题被广为关注的金融业的后起之秀,其具体的市场价值、发展模式等还需要不断地深入挖掘,但不可否认的是,碳金融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深入研究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途径及影响,对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审计监督促进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碳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碳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也能够大力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金融健康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碳金融对审计监督的需求,探讨审计监督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而结合碳金融的特征,构建促进碳金融发展的审计协同监督体系,并从制度层面、组织架构层面、信息共享层面、审计方式方法层面、审计结果运用和整改层面为进一步发挥审计协同监督作用提出相关建议,这对于开展碳金融审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助力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近年来,碳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金融工具,以低碳且高融资性的特征进入能源经济市场中。碳金融的发展为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本文结合碳金融背景下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别从国家对能源经济的政策补贴、能源资源充裕但人均拥有量不足及能源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此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碳金融对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能源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提出其助力能源经济发展的路径,不仅为能源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作出有益补充,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碳金融工具,促进我国能源经济的更快发展。

  • 助推农户生产绿色转型行为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以“乡村振兴碳汇贷”为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推动农业领域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碳汇贷”作为首个下沉到农村的碳金融产品,研究其对农户生产绿色转型行为影响的理论逻辑,并针对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厦门市军营村“乡村振兴碳汇贷”为案例,探究碳金融助推农户生产绿色转型行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总结实践经验,为今后碳金融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及探索碳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 风险测度与评估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及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低碳经济成为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相对完善的碳金融风险测度体系尤为重要。在完善相关指标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熵权法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进行风险测度与评估。结论如下:各地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风险子指标权重具有明显不同;宏观环境的主要风险指标及外汇市场的指标变动对碳金融风险影响较小,除了湖北外,其他碳交易市场的风险测度值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后,文章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支持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促进绿色发展,并为政府提供了科学的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