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交互主体性问题是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笛卡尔式的沉思》第五沉思中,胡塞尔通过原初还原、本已性领域、他人构造等步骤提出了一个详细的交互主体性的构造方案。然而该方案面临着以下问题:唯我论的嫌疑、本已性领域的模糊划分以及躯体化与他人构造的循环论证。通过对第五沉思中原自我的本质结构及其与原始时间化关联的发生现象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本己性领域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原真自然与原自我的层次,并且原自我自身就是交互主体性构造中施行原始建基作用的终极基底。在对他人的躯体化构造之前,自我与他人已然在由作为发生源泉的原自我所构造的共同的原始时间化的形式中进行了一种本源的结对,该方案的问题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澄清。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摘要:本质直观方法是胡塞尔建构现象学大厦的基础性方法,正是在本质直观中我们才把握到了区别于经验一般性的纯粹本质一般性。但是该方法的有效性面临着广泛地讨论和批评,其中边界问题是批评者们对本质直观所提出的最多以及最为严重的质疑。在考察了边界问题的来源及意义后,笔者指出边界来源于“经验类型”的一般性,这种一般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种“经验类型”的预期作用。为了超越经验类型的边界获得真正的本质、避免认识论的循环,胡塞尔在晚期的《经验与判断》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含混统一性”概念作为本质直观的真正基础,借助这一概念,本质直观方法才能最终克服边界的束缚从而把握到纯粹本质。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边缘域”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从现象学角度夯实了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基础,诠释了事物作为纯然的显现是如何存在的。事物的显现由于“边缘域”的存在而使主体建立起“显性−隐性”之间的关系范畴。这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认识的发生过程。“边缘域”的本质特性为“在场性”。“边缘域”的内涵为“实显性”与“潜在性”,“边缘域”的外延则是“交互性”。“边缘域”之“在场性”通过“实显性”“潜在性”“交互性”来显现认识的生成。这种认识方式揭示了当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内在机理。“边缘域”的当代价值与人工智能有着紧密的关联,挖掘“边缘域”概念的哲学意蕴,可以为当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