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斯金纳的“技治术”可概括为一种“个体改造路径”和“行为科学乌托邦”,是其作为改造和控制社会成员行为的心理学技治方案。首先,行为科学原理是斯金纳方案的基础和出发点。其次,作为技治基础的行为科学原理构成其不同层次的行为技术和行为工程。最后,环境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立场决定了该行为工程的总体的、渐进的文化社会工程特色。但是,斯金纳的个体改造路径及其技治乌托邦构想存在着一定的“技治”危险,须对其进行审度。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8-19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货币政策宽松、传播方式演进与社会思潮变迁构成了投资游戏化的社会底色,而证券经营机构的竞争与特定市场结构驱动下的经营模式构成了投资游戏化的市场底色。投资游戏化通过一系列的行为科学和心理学设计,在原本由交易结果提供的反馈之外衍生非金钱元素为基础的动机,并通过平滑交易、降低交易难度来提升投资者交易能力,最终提供触发因素刺激金融风险承担,“推动”交易行为实施。投资游戏化存在损害金融安全、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的现实风险,带来风险监管的结构性挑战、行为监管的失据风险与竞争监管的示范性问题。域外基于利益冲突的规制范式存在加剧垄断、损害市场健康发展与监管视野受限等问题,应归咎于严肃投资原则的缺失。严肃投资原则以盈利性目标为核心,以理性审慎决策为依托,以长期主义理念为导向,具有合法性、正当性与适用性。严肃投资原则的内化适用需以思维对思维的原理为依托,以风险的恰当分配为进路,以疏堵结合的制度环境建构为支撑。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2-25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黑暗模式是经营者在网站或应用程序中刻意用来误导用户的界面设计。随着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发展,部分经营者会利用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和认知偏差,频繁通过黑暗模式诱导消费者做出不符合自己真实偏好的消费决策。这一方面会侵蚀消费者在数字经济中的自主选择权,加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力量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容易引发行为化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效率,导致社会整体福利损失。当前我国针对滥用黑暗模式行为的法律规制系统高度碎片化,基于传统信息范式设计的一般理性消费者保护规则频繁出现功能失灵。为有效履行国家保护义务,避免消费者因误导性用户界面和基于数据分析的差异化对待而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监管或立法行动,在整体思路和司法、立法、执法等多重维度上转向行为主义,弥补法律规范在行为面上的规范落差在司法实践中,以行为科学思维重新定义法律规范中的非理性消费者形象;在立法框架中,以“一般条款+保护性规定”的方式预留灵活规制空间。此外,还要不断丰富市场监管工具箱,发挥多元监管制度优势,提高对滥用黑暗模式行为的规制效率,助推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