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并不断完善“五元一体”的财会监督体系,对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一体推进“三不腐”建设、严肃财经纪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不断完善“纵横贯通”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针对高校在预算、资产、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内外部原因,充分发挥财会监督的职能作用,有的放矢分类施策,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协调机制、提升信息化水平等,不断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助力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冲公共风险、构建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化环境的形成拓展了财会监督的外延,丰富了财会监督的方式和场景,为塑造智能财会监督带来了新的驱动力。通过建立以“监督一反馈”业务循环为核心的智能财会监督体系,实现了财会监督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一体化,提高了财会监督的透明度和功效性,为实施财会监督和财会治理提供方法论支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财会监督存在执法效率低下、无法及时弥补投资者损失等痛点问题,这成为阻碍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桎梏。分别于2023年12月26日及29日达成的中国证券执法之司法和解第一案泽达易盛案及行政和解第三案紫晶存储中介机构案均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执法手段具有高效且共赢的特征,可能会产生“和解胜于判决”或“和解胜于处罚”的理想执法效果,以弥补执法资源严重不足的缺陷。鉴于证券执法之行政和解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几无实践经验,本文专门对证券执法之行政和解制度的内涵特征、契约性质与美国经验等进行梳理与研究,希望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探索财会监督和解新模式,以行政、民事甚至刑事和解促进会计专业问题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化解,让利益相关者感受到政府监管与司法的温度,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投资者保护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数字治理背景下,以大数据思维突破信息梗阻,重塑高校财会、审计、巡视监督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及时有效的监督模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研究等方式,审视高校财会、审计、巡视监督现状,分析高校财会、审计、巡视协同监督的现实需求,阐述协同监督的现状和堵点,并从资源层、动力层、应用层等三个方面探索数字驱动协同监督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的基础性法律,新修改的会计法保持现行基本制度不变,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基于此次修改要点,文章从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突出强调内部控制、完善会计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探讨其提升财会监督效能的作用机理。贯彻实施会计法是发挥会计工作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也是打击会计违法行为,落实对财务造假“零容忍”要求的重要法治保障。为贯彻实施好新会计法,提升财会监督效能,提出以下对策:注重会计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衔接适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业氛围;提高会计制度实施效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为促进国家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各领域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了专项奖补资金拨付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发挥杠杆和引导效应,因此,亟需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政府专项奖补资金的绩效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专项奖补资金的独特性,然后基于财会监督视角,以A 市制造业强市、招商引资、会展活动等项目的专项奖补资金绩效管理为例,深挖政府专项奖补资金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设计与执行、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管理及绩效等方面进行分析。专项奖补资金绩效管理的强化,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变革举措,包括:推进政策创新,加强各级有效衔接;优化项目遴选,细化预算编制;完善项目管理,开展多元评价。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监督在全球卫生医疗支出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对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本文首先梳理了代表性国家的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体系,归纳出两类典型的顶层设计思路,即“单向式”和“双向式”。前者强调独立性和专业性,后者则重视行政执法和权威性。随后,在回顾了医疗单位、外部审计师和政府三类监督主体对医院财会监督效果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医院自身发挥财会监督作用的基础因素是内部治理结构,制度环境、医疗市场化水平和医院所有制结构是影响内部监督效果的外部因素;中介机构执业监督成败关键是外部审计师的监管压力与诉讼风险;政府对卫生健康领域的监督能否具备权威性、专业性和独立性是财会监督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财会监督体系是各类监督主体相互影响的过程,并提出后续研究应进一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财会监督各类主体、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层面拓展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的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财会监督法治精神写入新会计法是推进财会监督建设的保障措施,研究其实施机制有重要意义。新会计法在实施中面临社会人假设的管控难点,中华会计文化治理是破解之道。文章以文本分析法归纳了新会计法修正内容的重点,厘清了财会监督、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在演进中的逻辑关系,提出会计监督的新三元论。从法治视角对新会计法以硬机制夯实财会监督进行了阐释,构建了会计人员法治与德治会计监督与会计文化联诀的“他律”和“自律”软约束路径。法律治理和文化治理融合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为会计人员以人民的逻辑贯彻新会计法提供了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提升财会监督质效,促进科研绩效产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对财会监督的目标定位及其与内部控制、“放管服”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文章系统剖析了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的交互包容及与“放管服”的共和博弈关系,探讨了财会监督筑牢单位治理基石、落实监督政治使命、服务科研绩效产出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了加大财会监督政策宣贯力度、完善财会监督工作协调机制、融入智能化新技术手段、强化考核与应用等措施建议,为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会监督效能提供了参考借鉴。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科学的财会监督体系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在我国财会监督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制度并未受到充分关注。本文以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作为准自然实验,以第26号公告(非金融业首次联合检查)为政策效果识别起点,选取2008~2019年我国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关注新时代财会监督如何向同业发挥治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同业企业接受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后,行业内未被查企业的融资约束得到显著缓解。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未连带会计师事务所被罚的同业企业、未连续被查的同业企业以及行业上市公司未被罚的同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政府会计监督从审计师、分析师、媒体三方优化会计信息环境,实现同业的治理溢出。本研究为完善政府会计监督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时代财会监督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为解决医院当下传统财会监督存在的监督覆盖不全面、时效性不足等痛点问题,推动财会监督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文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财会监督体系展开研究,明确了以智慧财务为基础的医院财会监督体系内容,并依托于A医院B科室经济管理活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监督环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A医院借助智慧财务将财会监督与信息化平台、智能化技术有效融合,监督触角延伸,固定资产管理、报销管理等监督事项实现全过程实时监督,切实加强医院财会监督全流程、全业务管理,有效提升医院财会监督的精准性、时效性、前瞻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部门决算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的关键环节,其审核、评价与结果运用是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聚焦于部门决算审核及其结果运用情况,以中央某二级预算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制度一技术一管理”三维分析框架,提出应建立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依托、以审核标准为指导、以数据分析为突破、以评价结果为导向的部门决算审核与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以期为相关部门加强决算审核工作、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根源在于内部治理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关键在于内部监督体系的权威性不够和覆盖面不到位。高校的内部监督体系是由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组成,四者虽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对象关联、内容相通、方法互补,共同承载高校管党治党的职责使命,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监督实践角度看,当前高校的各类监督在聚焦政治属性、推进协同机制、构建能力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立足大学治理的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系统思维、监督机制、能力支撑等方面分析问题,通过目标、资源、关系、能力四个维度提出监督贯通协同的优化思路,用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