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对政策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模式效率低、风险高,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有助于监督国家重大社会经济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精准评价政策落实的效率和效果。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大数据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影响路径。研究显示,大数据时代存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大数据技术发展不平衡和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进而产生了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需求、人才需求、合作需求等,以需求牵引问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机制、资源统筹机制、协同工作机制、过程跟踪机制和数据分析机制五个方面来影响政策跟踪审计的执行效果。根据这些影响路径,从健全数据应用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审计技术方面提出发展大数据政策跟踪审计的建议。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环境政策体系构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有必要重新定位环境政策跟踪审计,从而为政府调整环境政策、提升审计工作质效提供动能支撑。本文立足环境政策跟踪审计难点与技术思路,以框架设计、功能逻辑、体系构建与实用价值层面为着力点,创新性地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环境政策跟踪审计体系。进一步地,提出完善环境政策审计制度部署、构筑多元主体协同机制、铺设审计数字新基建等实施建议,以期助力环境政策跟踪审计体系发挥效用。

  • 乡村振兴实践与研究型审计的嵌入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道路上,农村发展问题是阻碍我们前进脚步的一座大山,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对解决农村问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而研究型审计则是协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帮手。通过梳理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以及研究型审计的内涵与作用,分析开展乡村振兴审计的现实困境,理清乡村振兴实践中研究型审计的主要内容,结合审计项目的开展过程,从审前、审中、审后3个阶段提出建议。

  •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三维逻辑框架的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监督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一种政策纠偏和反馈机制,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我国扶贫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针对实践中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未能做到全覆盖这一事实,借鉴公共管理学中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 形式、事实和价值 三个维度,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三维逻辑框架,提出一种全流程跟踪覆盖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观,以期为我国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中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借鉴。

  • 省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实践进展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国家审计是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监督机制,选取省级审计机关2018~2022年审计工作报告与审计整改报告为样本,分析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实践进展。研究发现: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省级单位、市县(区)为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数量及涉及资金金额呈现出增长趋势;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逐步形成以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为主、合规审计为辅的多元化审计类型。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发现问题集中于超标准征税与违规退税减税、未享受税收优惠、应减免未减免费用等七个方面。审计问责存在移送问责披露不足的问题,且审计建议针对性不强;尽管审计整改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审计监督盲区,影响减税降费政策的高质量推进。基于此,提出拓展审计深度和广度、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深化审计成果运用等建议。

  • 重大经济政策协同机制研究——基于“政策流—价值流”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重大经济政策跟踪审计作为我国特有的国家审计类型,在推动经济政策有效执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沿着“政策流—价值流”的思路,构建重大经济政策跟踪审计协同机制,具体包括:在政策制定执行阶段,采用重大经济政策跟踪审计,确保政策的制定科学合理、执行有效;在政策实施向价值增值转变的过程中,采用社会审计评估经济政策赋能经济个体产生的价值增值;在政策实施效果评估阶段,采用绩效审计综合评估经济政策制定、执行的效率效果。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相关审计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优化审计流程、数字技术赋能审计等方面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本文不仅拓展了重大经济政策跟踪审计领域的相关研究,也为经济政策的科学制定与落地实施提供了审计监督保障。

  • 公共政策落实三维评价标准构建研究——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治理效应的有效方式,是国家治理内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较为匮乏,形式、事实和价值三维标准虽应用广泛,但仍存在理论基础缺失、认识异化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维标准进行理论溯源并廓清其内涵,充分论证了将三维标准引入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可行性,建立了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三维逻辑框架,即形式合法性(形式维度)、结果有效性(事实维度)、价值合理性(价值维度)。文章还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为例,对三维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内涵及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构建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以期为审计机关大力推进公共政策审计评价的全覆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 政策科学视角下的政策落实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立足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充分了解,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尚缺乏对政策科学的研究。本文将政策科学理论与审计理论结合,系统分析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过程和功能发挥,包括依据政策目标确立审计标准、对政策执行结果进行审计事实判断、对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价值判断、从政策流程和政策执行理论模式及影响因素角度分析问题成因、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发挥审计直接或间接反馈纠偏的功能。从政策的事实和价值两个要素出发,本文认为:审计事实标准对应政策的事实目标,即具有一定“载体”承接的“事实”层面的政策具体目标;审计价值标准对应政策的价值目标,包括政策总目标、政策目的以及政策过程和结果承载的价值观。审计功能发挥表现为直接纠偏、反馈给委托人和政策制定者间接纠偏。在此基础上从引入政策科学理论、强化审计分析、增加公共利益的价值评价、深化审计成果的研究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四维审计模式构建——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为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保障治理效应、服务乡村振兴重要而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实践中未能做到对乡村振兴审计监督的完全覆盖。针对这一局限,本文首先对借鉴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构建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形式、事实和价值维度为基础并加以拓展,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形式(事前)、事实(事中)、价值和受众(事后)四维审计模式,提出一种涵盖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的全覆盖跟踪审计观,以实现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应然目标的生成与显现。研究旨在为审计机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实践启示与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