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现实主义的立场:的成人说与勇德之发现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朱陈之辩不仅是王霸义利之辨,也是儒家思想阵营围绕理想人格展开的一场论辩。陈亮基于本末具举、内外不分的道论,推崇孔子的兼具智、仁、勇、艺,并文之以礼乐的成人说。他对成人说的肯定与对道德性命之学的批判,也将“修已以安人”“内圣开外王”的逻辑困难加以公开化。陈亮的成人说以理性现实主义的进路祛魅三代神话,尤其是他对“三达德”之“勇”德的重视,可谓道破了宋代心性之学由内圣开出外王的困难,为批判性地审视理学价值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重要视角。

  • “事功之学”的哲学贡献及其现代价值——以重思“朱陈之争”为中心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在南宋这一“中国转向内在”的时代,陈亮以“事功之学”对朱熹理学提出了挑战。这场争论围绕“义利之辩”“王霸之争”和何谓理想人格三项议题展开。朱熹构建了形上学和伦理学的精微体系,陈亮则发扬了孔子积极用世的精神,以功利主义匡救世儒空谈心性之弊,两者构成了宋儒伦理学的主流与伏流的关系;在政治文化的向度,朱熹的儒家王道理想主义和陈亮儒法合一的现实主义,凸显了古代政治史的显/隐、表/里结构。朱熹意在挽“人欲横流”之世风,陈亮则拒绝朱熹的“醇儒”楷模,坚持孔子的学以成人理想,力主豪杰人格,以救理学人格论偏枯之失。从现代性视域看,陈亮所提倡的“豪杰”人格屡屡为后来的改革者所推崇;他对商业和商人地位的重视,可以视为倡导商业伦理之前驱。进入中国对外开放、积极进取的20世纪,功利主义从“伏流”翻转为“主流”,陈亮的政治理论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也颇有契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