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独立艺术空间在国内出现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在2014年前后掀起了一波高潮,并在此后快速退场和迭代,现已成为主流艺术系统的重要补充。本文从独立艺术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对此类型机构的不同定义展开分析。相较于2014年之前独立艺术机构强调的“独立/替代”价值,结合现今处境,如何更好地展开在地性艺术生产,应该更值得进行公共探讨。强 调艺术生产的“项目空间”会是一个极佳的替代选择。
[V1] | 2024-05-30 22:04:41 | PSSXiv:202405.00752V1 | 下载全文 |
1. 王铎书法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文化反哺现象研究 | 2025-04-25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重识《柳碟缘》:中国早期无声电影《青花瓷盘的传说》考辨 | 2025-04-22 |
4. 段建珺剪纸艺术传承的美学意义——《段建珺剪纸》浅谈 | 2025-04-22 |
5. 《蒙古族服饰文化史考》:展现北疆服饰文化的壮丽篇章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