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当下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2009-2021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DID(Differences-in-Differences)方法探究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影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特征,且在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以及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可以通过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水平、促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提高公众环境关注度三个渠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应加快推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路径,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质量。
[V1] | 2024-06-04 17:37:32 | PSSXiv:202406.00130V1 | 下载全文 |
1. 退休女性如何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基于浙南“南塘大妈护河队”河道管护实践的考察 | 2025-04-24 |
2.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 2025-04-22 |
3. “双碳”战略目标下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 2025-04-22 |
4. 中国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收敛性分析 | 2025-04-18 |
5. 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参与:一个比较分析框架 | 2025-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