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于2017 年首次将人工智能(AI)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于2024 年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标志着我国对AI 已从重点关注转向具体实施应用。作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变量,科技进步是导致大分流还是大收敛?人工智能是替代还是赋能劳动力?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本轮AI 进步的突出特征表现为规模定律。中国人口多、市场大,有利于在应用层孕育出引领性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AI 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可能带来经济和就业结构的改变,甚至加大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在社会层面对平衡效率和公平带来新挑战。因此,在推进AI 产业化应用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带来的效率与公平等问题。
[V1] | 2024-09-23 08:23:07 | PSSXiv:202409.01410V1 | 下载全文 |
1.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 2025-04-25 |
2.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04-25 |
3.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 2025-04-25 |
4. 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04-25 |
5.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寻找突破口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