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服务的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普惠金融深入基层“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效方法。当前数字金融对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受数字鸿沟等问题的限制,本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涉农贷款为中介变量,主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区别于现有文献,本文不仅从总体上进行分析,还对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影响上的结构性差异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降低“三农”贷款发放的门槛,能使“长尾群体”获得金融资助,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并提升其收入水平,对城乡收入差异具有改善作用。但在具体表现上,财政对“三农”资助力度较大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此处的居民就业增收机会更多,可选金融产品更为丰富。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仍需配合居民金融素养的提高来缩小数字鸿沟;另一方面,通过精准的区域帮扶,减少“大水漫灌”来提高资助效率,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客户隐私的技术保护。本文仅供参考。
[V1] | 2024-09-24 09:39:19 | PSSXiv:202409.01714V1 | 下载全文 |
1.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 2025-04-25 |
2.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04-25 |
3.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 2025-04-25 |
4. 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04-25 |
5.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寻找突破口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