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和新装备层出不穷,在碳排放“双控”的过程中,技术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必将愈发凸显。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城市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存在较大差距,具有总量差距大、强度差距增长快的特征,这严重影响到整体推进碳排放“双控”的速度,其背后的成因离不开城市技术进步异质性。中国城市生产型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弱,绿色型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强,碳排放差距缩小源于前者,碳排放差距扩大源于后者。技术在减排中的作用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技术进步异质性在碳排放差距方面的解释力尤甚,其根本原因在于纯生产技术进步异质性较弱,而纯绿色技术进步异质性太强。从全国层面布局碳排放“双控”战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具体到区域层面有的放矢地发挥不同类型技术进步的作用。
[V1] | 2024-09-24 10:53:59 | PSSXiv:202409.01851V1 | 下载全文 |
1. 退休女性如何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基于浙南“南塘大妈护河队”河道管护实践的考察 | 2025-04-24 |
2.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 2025-04-22 |
3. “双碳”战略目标下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 2025-04-22 |
4. 中国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收敛性分析 | 2025-04-18 |
5. 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参与:一个比较分析框架 | 2025-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