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bate between“Problem and Isms”
摘要: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近代围绕马克思主义传入和接受所展开的带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论战。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走过百年历程,这为我们以更加宏阔的历史视野审视这一文化文件提供了时代契机。具体说来,在这场文化论战中,看重现实“问题”的胡适和高举“主义”旗帜的蓝公武各有其合理性,但又都是不全面的。而李大钊则是采取了“问题”与“主义”并重的“合取”的姿态,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特质,也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需求。这历史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
[V2] | 2024-11-13 15:37:18 | PSSXiv:202411.00801v2 查看此版本 | 下载全文 |
[V1] | 2024-11-12 10:51:20 | PSSXiv:202411.00801V1 | 下载全文 |
1. 论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五个维度 | 2025-04-27 |
2. 家风家教融入党内法规: 现实目标、内在逻辑与制度完善 | 2025-04-26 |
3. 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路径 | 2025-04-21 |
4. 高校基层党组织涵养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着力点研究 | 2025-04-26 |
5. “第一个结合”视域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探析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