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进行剖析,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廓清技术变革对意识形态发展形成的认识迷雾。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随着技术变革呈现出的日趋复杂的态势,分析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议程设置隐蔽化、流量化、圈层化特征,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手段影响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以及意识形态治理理念有待提高等问题,应以战略思维统揽意识形态治理全局、以生态思维营造意识形态治理环境、以创新思维优化意识形态治理要素,实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理念的转变。应以思想“举旗”,讲好中国故事;舆论“导流”,培养意见领袖;导向“破圈”,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治理。还应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及多元共治的网络平台治理体系、健全网络平台法律法规体系、压实细化各类型平台的主体责任等手段,以及从技术层面解决信息茧房可能导致的意识形态极化倾向的问题,优化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提升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效能,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V1] | 2024-11-29 16:30:16 | PSSXiv:202411.02439V1 | 下载全文 |
1. 论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五个维度 | 2025-04-27 |
2. 家风家教融入党内法规: 现实目标、内在逻辑与制度完善 | 2025-04-26 |
3. 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路径 | 2025-04-21 |
4. 高校基层党组织涵养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着力点研究 | 2025-04-26 |
5. “第一个结合”视域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探析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