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提升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治理的新思路和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然而,在城市韧性的理论体系中有四个基本命题尚未厘清,即城市韧性的核心特征和系统形态、城市韧性的责任主体和受益者、韧性变革的时间节点和时间周期、城市韧性的系统边界和空间异质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突出“问题导向”与“守正创新”,强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的城市韧性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支撑。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出发,我们应秉承动态发展的眼光,站稳人民立场,有效发挥政府责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
[V1] | 2024-12-03 09:26:37 | PSSXiv:202412.00130V1 | 下载全文 |
1. 退休女性如何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基于浙南“南塘大妈护河队”河道管护实践的考察 | 2025-04-24 |
2.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 2025-04-22 |
3. “双碳”战略目标下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 2025-04-22 |
4. 中国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收敛性分析 | 2025-04-18 |
5. 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参与:一个比较分析框架 | 2025-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