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新时代乡村隐性腐败的类型学考察及其防治策略

摘要: 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乡村隐性腐败的防治。从类型学角度考察,乡村隐性腐败主要有“改头换面型”“情感渗透型”“为官不为型”“集体合谋型”等类型,诱因主要来自于主体、心理、权力、环境、科技五个方面。在明晰乡村隐性腐败的发生机理后,应系统推进乡村隐性腐败治理,建立起全周期的长效防范机制:凸显村民主体地位,构建群防群治乡村隐性腐败的机制;密织制度规则天网,堵塞乡村隐性腐败的漏洞;厚植勤廉文化沃土,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推动大数据赋能,加强腐败风险隐患动态监测,多措并举形成治理乡村隐性腐败的强大合力。

版本历史

[V1] 2025-02-04 13:59:25 PSSXiv:202502.00064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6
  •  下载量0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