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 年,我国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引入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本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后贷款拨备计提显著提升,这有效地缓解了已发生损失模型下贷款拨备计提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但是也导致部分商业银行存在超额计提拨备和隐藏利润的问题。此外,在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因使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并没有带来显著的贷款拨备逆周期效应,顺周期效应风险依然存在。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情况,本文认为现阶段还存在准则要求偏原则化、逆周期性有待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容易诱发盈余管理、会计准则与审慎监管存在分歧等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从银行界与会计界沟通协调、会计准则完善和银行部门应用等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V1] | 2025-02-21 20:50:16 | PSSXiv:202502.01098V1 | 下载全文 |
1.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 2025-04-25 |
2.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04-25 |
3.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 2025-04-25 |
4. 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04-25 |
5.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寻找突破口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