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业遗产空间尺度大,改造灵活,具有一种废墟之美,对其建筑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浪费。当前对工业遗产的创意性改造已经成为其再利用的重要方向,但不同属性的建筑存在需求矛盾,不同地域存在效益矛盾,艺术与商业之间也存在经济矛盾,因此要明确遗产主体、挖掘文化内涵,正视地域差距、寻求经验借鉴,引入改造全周期策划及评估流程,构建多方协同参与体系,以促进工业遗产的创意性改造。
[V1] | 2025-03-10 09:34:05 | PSSXiv:202503.00601V1 | 下载全文 |
1. 山西农耕文化资源的生存智慧与多元价值 | 2025-05-21 |
2.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与民族交往...基于黔东移民型F社区的调查_陈琳 | 2025-05-21 |
3. 监控社会语境下个体创造力的反思——以服装表演的功能重构为例 | 2025-05-21 |
4. 资源匮乏型乡村何以激活农民主体性?基于“价值一制度一组织”分析框架 | 2025-05-18 |
5. 文化现代化进程测量的一种设计和尝试?一一以日本社会为对象 | 2025-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