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主观心灵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表现就是艺术的要务之一。表现论的难题体现在情感是位于个体难以描摹和揣测的幽暗领域,而艺术品是存在于公共领域可感知的物质客体,两者在本体论上不可通约。现代表现论认为,艺术家感受到了某种东西,因此他要创作艺术品去表现他的情感,这种情感最终借助艺术媒介传达给了读者。但是,艺术表现不同于日常表现,艺术的情感表达也不同于情感激发,以现代艺术为参照,传统表现论在艺术家的情感与作品、作品与欣赏者的情感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疑问。切断了表现与艺术家和读者的关联,艺术品的表现性就在作品本身。艺术表现基于艺术媒介与某种情感关联的客观化;作品的表现性依赖于作品的媒介特质和艺术惯例。
[V1] | 2025-03-24 22:49:12 | PSSXiv:202503.02324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4.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
5. 信息拜物教批判的空间向度——基于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文本考察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