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风格气派、实践智慧在文化领域的投射映照,对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对社会进步具有广泛的辐射价值。“第二个结合”作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与文化主体性具有高度的基因契合性和内核一致性。“第二个结合”以深厚的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了文化主体性确证;以鲜明的实践智慧增益文化自强,实现了文化主体性彰显;以恰切的间性思维涵育文化自为,实现了文化主体性提升。以“第二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生成的重要支撑,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持续增益。
[V1] | 2025-03-26 08:43:51 | PSSXiv:202503.03070V1 | 下载全文 |
1.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 | 2025-05-21 |
2. 论晚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观的内在一致性 | 2025-05-21 |
3. 重思《资本论》与“人类学笔记”的关系 | 2025-05-21 |
4. 对毛泽东“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思想的再认识 | 2025-05-21 |
5. 在培育好家风中涵养好作风 | 2025-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