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环境服务市场化改革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环境类PPP项目落地规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文章基于2015一2019年我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Clad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评估环境类PPP项目落地规模对污染治理能力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类PPP项目落地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政府环境监管职能显著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在其影响路径中资源配置效应的作用更为普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审批效率更高、财政承受能力更强以及社会资本参与更充分的地区更有利于释放环境类PPP项目落地所产生的污染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阶段函需从厘清政府作用边界、强化PPP项目规范化发展以及完善项目财政信息公开等方面有效提升环境类PPP落地项目的治污能力。
[V1] | 2025-03-26 09:44:50 | PSSXiv:202503.03195V1 | 下载全文 |
1. 退休女性如何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基于浙南“南塘大妈护河队”河道管护实践的考察 | 2025-04-24 |
2.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 2025-04-22 |
3. “双碳”战略目标下先进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 2025-04-22 |
4. 中国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收敛性分析 | 2025-04-18 |
5. 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参与:一个比较分析框架 | 2025-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