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础研究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现有研究通常采用传统线性分析框架检验R&D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可能无法捕捉变量间阔值型的非线性关系,导致结论出现偏差。文章使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刻画R&D对TFP的影响随基础研究强度变化而产生的渐进转变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基础研究赋能R&D的TFP提升具有阔值特征,基础研究强度低于阔值时,侧重于提高应用研究的高R&D投入导致TFP提升无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资源错配是形成中国高投入与低TFP之谜的原因之一。机理分析显示,基础研究发挥“人才蓄水池效应”和“创新质量效应”,推动TFP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提高基础研究强度,破解高R&D投入、低TFP偏差,形成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多元化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V1] | 2025-03-27 16:30:39 | PSSXiv:202503.03542V1 | 下载全文 |
1.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 2025-04-25 |
2.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04-25 |
3.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 2025-04-25 |
4. 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04-25 |
5.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寻找突破口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