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基于供需侧视角的机制研究

摘要: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有望承担起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重任。结合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阐释了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流通业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且主要源于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更突出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了流通业发展缓解城乡消费差距的两条渠道,其一是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倾向性作用,从需求层面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扩张;其二是流通业发展能够通过优化商品供给条件释放农村消费潜能。异质性检验不仅进一步印证了流通业的积极作用,还显示了,政府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和在欠发达地区的流通业扩张,有助于激发流通业对城乡消费平等的积极效能。未来,我国应持续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充分依托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在关键领域加强政府“有为”之手,进一步助推共同富裕进程。

版本历史

[V1] 2025-03-27 16:31:32 PSSXiv:202503.03593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3
  •  下载量1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